行业列表
石化和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建材工业
机械工业
汽车工业
船舶工业
航空工业
轻工业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国防科技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通信业
医药工业
船舶工业

     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工业基础。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解决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船舶工业经过“十一五”时期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快速扩大,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加快向造船强国转变。 

 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市场价量齐低,船舶工业面临生存挑战加剧。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为手段,以提高船舶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强行业管理工作,提高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进我国船舶工业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发布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船舶工业发展基本思路,即调结构、转方式、做优做强船舶工业,大力提升船舶配套业,快速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努力建设造船强国。随着“十一五”期间大型造船基础设施陆续建成投产,我国船舶工业具备了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和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造船产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仅为1310万载重吨,2007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突破3000万载重吨,2009年突破4000万载重吨,2010年突破6000万载重吨,2011年突破7000万载重吨,达到7665万载重吨。  
   
      三大指标稳居世界第一。积极参加国际海事组织(IMO)环境委员会和海上安全委员会有关会议,组织行业专家参与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用耐蚀钢等一系列重要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充分体现中国船舶工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积极开展与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造船领域合作,开展对话交流。“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2008年我国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全面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10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首次全面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船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达3622万载重吨、7665万载重吨和14991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分别为52.2%、45.1%和43.3%,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针对金融危机对船舶工业滞后影响,在对行业运行状况进行日常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调查研究的力度。针对船舶市场订单大幅减少,企业生产任务不足,国内配套产品市场遭遇国外挤压等情况,形成了上报国务院的报告。针对企业反映的船用主机遭遇韩国低价竞争及船舶配套受国外打压等问题,积极组织协会支持企业维护自身利益。根据《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政策,发布《符合条件的船舶企业(第一批)》,明确了符合条件的船舶制造企业名单。        
         
            在这些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骨干企业造船效率大幅提高,典型船舶建造周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与“十五”期间相比,我国骨干造船企业生产效率与日韩之间差距明显缩短,我国船舶工业经济总量和盈利实现了快速增长。2011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22.2%,约为2005年的六倍。2011年1-11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1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利润总额481亿元,同比增长25.5%。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船舶科研的方向和重点领域,部署了深水钻井船及关键设备、小缸径船用低速柴油机及关键布套件、中型豪华游船及关键设备等十五项“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大创新项目。2011年开展了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船舶节能减排、标准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发布了《船舶节能减排环保技术研发项目指南(第一批)》。
 
    船型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认定了全国12家船舶出口基地,形成了《“十二五”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指导意见》(初稿),根据“十二五”船舶工业将面临的严峻形势,形成了相应工作思路,重点推进精益造船。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发布的《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等两项行业准入标准,支持地方政府开展相应评价工作,形成经验以利推广。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船舶工业标准体系(2012年版)》,推动船舶工业标准化。  
   
      我国在主流船舶、高技术船舶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全系列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开发出一大批满足国际新规则、新规范要求的新船型,在好望角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油船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船型。高技术船方面,我国具备了大型LNG船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继成功交付首批5艘14.7万立方米LNG船之后,2011年又承接了首批17.2万LNG船出口订单,实现LNG船出口零的突破。骨干企业具备万箱级集装箱船设计和建造能力并已获得批量订单。    
     
        重点设备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随着一批船用设备建设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主要船用设备生产能力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超过570万马力,是2005年的3倍。与此同时,我国船用设备国产化研制和自主研发取得显著成效,超大型船舶动力系统、大型船用曲轴、甲板机械等产品实现自主生产,首台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研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大型锚机、海洋平台吊机等一批自主品牌船用设备。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发展迅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和国家海洋局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经过十年的努力,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的发展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能源局下发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船舶工业在充分利用市场兴旺期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抓住了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加的机遇,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具备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承包能力,实现了系列化批量建造;承接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起重铺管船、深水钻井船和30万吨FPSO等多个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装备订单,部分产品已成功交付;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市场份额已位居世界第一,并在部分领域形成了自主品牌。2011年我国骨干企业供货的18座(艘)海工装备订单,成交金额近50亿美元,约占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额的10%。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按照《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布局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区域布局日趋合理。按照《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建设的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造船基地已全面形成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显现。2011年底江苏、上海、辽宁、浙江和广东五省市合计手持订单量接近1.3亿载重吨,占全国手持订单量的85.6%。  
   
      竞争格局多元化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竞争格局已经由两大国有船舶集团主导逐渐演变为两大集团和地方造船企业“平分秋色”的局面。外资和民营资本大量进入造船领域,推动涌现出一批骨干民营造船企业,成为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    
     
        2011年,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其他央属造船企业以及民营造船企业占全国造船完工量的份额分别为24%、15%、16%和45%,新接订单量的份额分别为18%、12%、11%和60%,手持订单量的份额分别是21%、14%、17%和48%。中国船舶工业呈现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的大中小船舶企业、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发展最快、最好的五年,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未来我国船舶行业将按照国际造船新规范,推进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升级换代;提高船舶配套业发展水平和船用设备装船率;重点发展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液化石油气(LPG)船、远洋渔船、豪华游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加快海洋移动钻井平台、浮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及关键配套设备、系统自主设计建造步伐;在立足海洋装备制造这一主业的同时,不断延伸在海洋经济领域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4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