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先锋事迹展示 > 集体

打造四型团队 争当工信先锋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园区处于200910月成立,现在编人员6人,其中共产党员5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全处平均年龄37岁,是一个又红又专的年轻团队。

近年来,工业园区处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双转移”重大战略部署,以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园扩能增效,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为着力点,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服务效能,努力提升产业转移工作质量,不断开创省产业园建设工作新局面。据统计,2013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4942.87亿元,税收176.42亿元,分别是2008年“双转移”战略实施前的76倍和34倍。2009—2013年,园区年度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占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7.1%提高到2013年的17.3%。截至2013年年底,省产业园区累计为欠发达地区创造工业产值15471亿元,税收671亿元,园区在岗就业人数达69.02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大幅提高,从2008年的3684.5元增长至2013年的7552.9元,增幅达105%。实践证明,“双转移”和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有效拉动了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有力促进了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省产业园已逐渐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要力量,是广东探索地区科学发展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2011年,“广东双转移取得新突破”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获评“广东十大新闻”;2012年,在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创新工作奖评奖中,工业园区处牵头组织的“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双转移三年初见成效”项目代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得经济建设类唯一的一等奖,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近年来,处室党支部还多次被委直属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余人(次)受到国家部委、省政府和委机关通报表彰。

打造学习型团队,思想武装走在前

始终把强化干部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近年来,处室党支部结合处务会、组织生活会等,坚持每周进行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全处同志着力开展党的重大政治理论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省委的有关贯彻精神,学习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巩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把全处同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委党组的各项要求上来。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每年的“纪律教育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党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进一步加深对群众路线基本内涵的认识,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为经济、为基层、为企业“三个服务”的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使命感。2010年,处室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号召,在全委率先成立读书小组,踊跃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学习活动,不仅定期组织全处同志集中读书学习,而且号召大家走进图书馆、走进每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积极参加读书培训活动,广泛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现代产业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法律法规等知识,并结合处务会、工间休息等各种机会,组织大家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处领导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干部到服务对象——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调研和挂职学习,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学习基层工作经验,确保每年至少提交一篇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着力培养全处同志出思路、出政策、出措施、出经验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

打造服务型团队,作风建设走在前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群众方针,把企业、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基层、企业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

决策系民。作为全省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牵头部门,近两年中,工业园区处共单独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修订)各项政策文件30余件(次)。在政策文件起草过程中,全处同志自觉把“走下去”和“请进来”结合起来,不仅利用下基层的机会开展调研走访,而且多次通过电话沟通和邀请园区代表来委座谈等方式,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在广泛调研和征集基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还多次召开省职能部门专题协调会议,共同出谋划策,科学制定园区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相关支持措施,切实为促进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发展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服务为民。粤北山区和粤东、粤西地区是广东经济发展的短板,工业园区处创新思路,大胆工作,精心指导,帮助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15个地市建设40个产业园区,并推动省在资金、用地、环保等方面对园区给予政策倾斜和强化指导,为促进当地经济振兴发展打造了强有力的工业引擎。“培训进园区”活动是工业园区处连续多年的服务品牌,近年来,已为1000余家园区企业及2000余名园区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园区管理知识、产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宣讲培训。为帮助园区破解“招商难”的问题,工业园区处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不仅利用省的招商平台积极做好园区推介工作,而且引导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参与园区产业招商工作,吸引民营资本、各类企业、组织、机构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产业园累计引进工业项目3900个,总投资额达11769.31亿元,分别是六年前的8倍和26倍。

作风便民。全处同志以实际行动提高工作效能,厉行勤俭节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工业园区处每年牵头组织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工作,在确保考核重点和效果的基础上,多次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和园区阶段发展状况,修订考核办法。特别是2014年年初修订印发的《广东省产业园区建设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大幅精简考评指标近40项,仅保留3项经济发展指标和2项质量指标。评审过程中,同志们还通过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精简工作环节,明显压缩评审时间和考核人员数量,有效减轻了地市和园区的工作负担,受到基层一致好评。

打造创新型团队,效能提升走在前

在实施“双转移”战略,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工业园区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委党组的工作要求,切实发挥牵头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与省直部门、地市政府和产业园区协作配合,积极更新思路,大胆创新,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为载体,实现了广东省区域对口帮扶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重要转变,为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广东省“双转移”工作创新也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兄弟省份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2011年,《经济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广东省“双转移”的工作成效;《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8日在理论版刊发专题文章指出,“双转移”战略是广东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把握并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切实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在欠发达地区15个地市统筹规划建设40个产业园区,依托园区平台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全面结成合作共建关系,合作共建双方不仅开展产业对接,同时开展人才对接,发展理念对接、管理模式对接等。此外,不断创新完善合作共建体制机制,以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为突破口,先后探索了扶持共建、两地三方共建、委托开发、“飞地”建设等多种形式,着力打造区域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创新资源分配机制。摆脱传统的资金、资源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方式,采取竞争性分配,突出扶优扶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不均衡手段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围绕省产业园扩能增效专项资金,通过公开竞争、股权投资的方式,从基础设施建设、招商选资、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等四个方面,对发展好、潜力大的园区择优进行扶持;集中政策、资金、用地指标等各方面资源优先扶持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全省产业梯度转移大格局;建立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升降级制度,对在年度目标考评中获得优秀等次的园区予以资金和用地指标奖励,对考核成绩滞后的园区实行“黄牌警告”和末位淘汰制度。通过竞争性扶持措施和园区升降级制度,有效激励了各地各园区比学赶超的积极性。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外出乡贤到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创业发展。建立园区、政府、协会三结合工作机制,广泛发展社会力量推动产业转移,行业协会作为专业力量参与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引资和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产业转移工作质量。推动各地积极利用“双转移”平台,为产业扶贫开辟新渠道,河源市在产业转移工业园打造富民工业园,引导全市贫困村筹资在园内建厂房出租,已累计分红数千万元,有效解决了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长期不足3万元的问题,获得“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政策奖”。注重舆论引导,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刊发或报道我省产业转移实践经验和工作成效,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打造和谐型团队,文明创建走在前

始终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作为团队凝神聚力的基础工作,积极参加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加强经信机关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弘扬园区文化,坚持以主流媒体和《省产业园专刊》、《广东工业园》等刊物为宣传窗口,借助全省“产业转移信息系统”QQ群虚拟平台和每年一度的产业园工作现场会,及时报道最新工作动态,认真总结宣传各地建设管理园区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为园区文化输入正能量;推行年度园区服务星级评选,鼓励园区开展服务环境综合评比工作,引导园区争创服务品牌,在全省经信系统形成了特有的产业园文化区。2011年,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被团省委授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注重人文关怀,处领导带头落实谈话谈心制度,经常利用工作间隙与同志们开展谈心活动,加强情感沟通,融洽工作关系,注重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同志之间友爱互助,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群团活动踊跃,党支部书记、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入选广东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直第三届青年联合会常委,处室3名同志分别担任委直属机关团委和机关团支部副书记,他们经常在工作之余积极组织和号召大家参与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富有经信业务工作特点的主题活动等,使全处同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身心,强健体魄,以更加饱满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