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先锋事迹展示 > 集体

矢志“天巡”星 圆我“问天”梦

  20111191121分,中国“一箭双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主研制、用于技术试验验证的“天巡一号”卫星,伴随着“遥感卫星十二号”,被“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随着第一、第二阶段的在轨试验任务相继完成,“天巡一号”卫星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6年里,一支由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的研制团队,用汗水和智慧让南航在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勇气和实力,告诉世人“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苍穹牧群星”不仅是唱出来的校歌,更是干出来的行动!

倾注感情带好队伍

“作为一所航空航天类高校,必须涉足航空航天科研活动的主战场。”迈步21世纪,学校果断做出自筹经费研制卫星的决定,以促进航天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2005年7月,以“天巡一号”命名的微小卫星正式立项,一支由毕业不久的博士、硕士组成的年轻团队,被推到了卫星研制一线。2006年,陈卫东被委以卫星工程副总指挥和总质量师的重任,虽深知卫星研制是“三高”工程——技术门槛高、投入高、风险高,但为了学校的发展,他还是欣然接受了任命。从那时起,频繁地开会、出差……陈卫东的日历里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周末休息。随着高新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的重担落肩,他的忙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作为领头人,忙碌一点算不得什么,而对于团队里面临事业、家庭、经济、生活等多重压力的年轻人来说,很不容易。”陈卫东说,6年来,团队一直执行着“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没有寒暑假”的“611工作制”。由于研制经费紧张,没有加班费,也没有奖金。为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民主党派出身的陈卫东没有多少党务工作经验,只有一腔“将心比心”的真情。“如果小卫星研制成功了,你们将前途无量。”他以事业激励着研制人员成事立业的热情,同时也尽其所能适时地给大家“小惊喜”。2013年年底,团队成员连续加班多日,陈卫东看出了他们脸上的疲惫,悄然从自己的工资卡里取出2万元,来慰劳大家。大伙儿兴奋地围了过来,“太好了,院长犒劳咱们了!”一旁的冯桂宝老师说出了真相,“你们拿到的钱,可是院长从自己工资卡里取出来的呀!”为此,大家感动不已。

“团队成员很多时间在外协单位跟产、做试验,无暇顾及家庭。”为此,陈卫东打出“温情牌”,主动走访家属,讲述卫星研制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为给大伙儿打气,就在出征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前夕,陈卫东再次请来所有的家属座谈,并派发“红包”。“领导给我们家属发‘红包’,太意外了,爱人的工作也让我们感到无限荣光。虽说不是鼓鼓的‘红包’,却让我们倍感温暖。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没有理由拖他后腿……”一位研制人员的妻子诉说着内心的感动。为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陈卫东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感情。正如一位研制成员所说:“每每遇到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总有他陪伴左右、为我们排忧解难……”

青春韶华无悔付出

“研制团队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但他们所经历的艰辛困苦却鲜为人知。”陈卫东细数着团队过往奋斗的艰辛:为了节约经费,出长差时他们不住宾馆,而是租住在简陋的民房里;为了解决调试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他们需要从上千个信号线、元器件中排查;无数个日子,他们风雨兼程赶赴外地试验;无数个日子,他们通宵达旦组织集体攻关……“团队里的年轻人要么刚结婚成家,需买房、还房贷;要么上有老下有小,正需要用钱。而他们的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生活压力很大。”陈卫东说,6年来,团队的每个人都有不寻常的付出;是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他们甘守清贫,将青春韶华献给了小卫星研制事业。

康国华是“天巡一号”卫星常务副总师,也是1岁半孩子的父亲。2006年博士刚毕业,他就参与了团队的组建,由于频繁出差,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即使孩子生病挂水,他也不能陪护。为了不耽误研制工作,王立国、沈萍、张燕华把要生育宝宝的计划一延再延。爱人临产时,出差在外的郁丰临时在街上买了巧克力匆忙赶往产房,孩子出生第二天,他又返回试验现场。在上海做试验的叶伟松、杨宇晓、陈志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回家,陈院长愣是想办法“请”他们的妻子前去探望。华冰生完孩子就丢给老人,自己赶来上班,难得抽空看望一回,女儿已经认不得妈妈了。李伟湋在北京出差期间,跌进没有围挡的窨井,导致脾脏破裂,只休养了几个月,伤未痊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囿于篇幅,我们不能一一列数团队所有人的付出。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当凝结着自己汗水的卫星升空时,秦远田只在那一刻难以抑制地激动,至今,不惑之年的他脸上写满凄楚,仍未从父亲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我家孩子今年12岁了,由于工作忙,我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要到很晚,妻子每天下班很迟,孩子都靠我72岁的老父亲照顾。”让秦远田不堪回首的是,10月底,他已随团队一道进驻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卫星吊装已经完成,正准备进行紧张的测试工作。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得到他的父亲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被摩托车撞飞的噩耗,“陈院长连夜派车把我送到机场赶回南京,医生虽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从出事到父亲下葬,秦远田只在家待了4天,又立刻赶往基地。“我要亲眼见证卫星发射的成功,用成功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

感悟成功继续远航

回望“天巡一号”卫星研制的艰辛历程,对于成功,团队的每个人都有独到的感悟。“是坚持,让我们最终赢得成功。”项目组最年轻的成员、27岁的杨宇晓有感而发。2007年6月,硕士尚未毕业的他进入项目组。此后的几年里,他一边完成硕士、博士学业,一边开展科研。“作为尚未毕业的学生,能参与小卫星项目,是机遇,更是挑战。学校花数千万元研制卫星,我们有责任把它做成,决不能放弃。”杨宇晓说,他独立负责卫星的通信、地面测控系统。在调试学校综合楼顶的地面站天线跟踪系统时,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各项性能仍达不到指标要求。为此,每天晚上他和同事都要到空无一人的综合楼楼顶,通过跟踪其他卫星做相应调试,常常要到凌晨一点才能结束,这样通宵达旦的试验一做就是一个月。清晰完整的对地成像和数传图像被收到的那一刻,杨宇晓心生感慨,“遇到困难与挫折,不能当‘逃兵’,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人。”面对未来,他信心满满,“我连卫星都做成了,只要坚持,以后就没什么做不成的事。”

“卫星研制,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绝好的锻炼机会。我们付出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参与卫星热控/载荷研制的张镜洋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读博士的第二年,在导师的推荐下,人虽然进了小卫星研制团队,但心里不免惆怅。“暂停已经完成过半的论文,转攻卫星研制,这意味着博士毕业要延期。”随着进入团队时日的增多,他逐渐明白了参与卫星研制是人生中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学习与实践机会,自己绝不能错失这样的机会。“爱人临产需要人侍候,丈母娘患病帮不上忙,年迈的父母插不上手,而我也忙得脱不开身。”几年来,靠着一份执着与坚持,张镜洋扛住了所有的压力。“做大工程,不仅要有独立担当的能力,也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工程实践中应注重科学问题的提炼……”借着“天巡”升天,张镜洋离心中的航空航天梦越来越近。

正如我国著名航天遥感专家龚惠兴院士感叹的那样,“‘天巡一号’卫星实现了南航人的航天梦想,也培养了一支能设计制造小卫星的年轻队伍。”经过多年卫星研制的历练,许多年轻的硕士、博士从书本中走出来,并在工程实战中迅速成长起来,站到了世界先进科技前沿。他们将扬起理想的风帆,继续远航;他们将勤耕不辍,为南航谱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