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先锋事迹展示 > 集体

让“诚信龙江”扎根人心

  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鼓励守信、惩治失信,建立一个准确、高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既然称其为“体系”,它的建立必然需要大量复杂烦琐的基础工作,对于黑龙江而言,这体系建设的重任,落在了黑龙江省社会信用办公室成员的肩上,他们成了黑龙江省信用体系的建设者和规范者。

信用办作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责任部门,于2009年机构改革后成立,隶属于省工信委,与“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同时承担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在省工信委的正确领导下,信用办全体同志团结一心,以严谨务实的作风、勇于担当的气魄、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诚信龙江”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改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敢啃“硬骨头”,全力突破打开局面

“诚信龙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头绪错综复杂。工作开展之初,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重视不够,工作推进难度很大。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是摆在信用办领导班子和全体同志面前的重大难题。面对困难,大家经过反复调研思考,明确了“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典型失信行为曝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三个突破口,全力突破。实践证明,通过啃掉“三个硬骨头”,“诚信龙江”建设顺利打开局面。

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工作,对省一级政府来说没有先例。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在组织实施中,有的部门和地方对曝光工作心存顾虑,怕曝光影响政府形象,怕曝光给经济发展和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认为“外界对黑龙江的发展环境诟病颇多,如果我们再往自己脸上抹黑,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一时间,工作阻力陡增。信用办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从制度建设入手,与省法制办共同制定曝光工作规则,多次到有关部门调研,与相关人员沟通,搜集案源,最终赢得了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从2006年开始,平均每年曝光一批影响大、危害深、有典型意义的失信案件,目前已开展了9次集中曝光活动,公开曝光政府失信、制假售假、逃废债务、欺诈客商等典型失信案件48起。由政府带头开展曝光,自揭家丑,在全国尚属先例,国内各主流媒体纷纷给予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惩戒失信、建设“诚信龙江”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对失信行为产生了强大的警示作用,为“诚信龙江”顺利打开工作局面奠定了基础。

建立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和应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很多失信的案例,都是钻了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信息不共享的管理空隙,信用办本着“先易后难、以用促建”的原则,从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入手,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数据来源于中、省直30多个部门,在数据征集工作初始阶段,有的部门信息封闭,壁垒林立,因上级部门有规定而无法提供信息。信用办的同志有信心、有耐心,不厌其烦地沟通协调,迎难而上,不为条条框框所阻碍,采取逐个突破的方法,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上门沟通,一项数据一项数据地逐个敲定,终于打开了数据归集的困窘局面。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下设企业信用查询平台、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网、公务员诚信信息网、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共享专栏及被执行人不履行债务信用信息查询平台等5个子平台,归集了全省40余万户企业、160万个体工商户、1500多个社会组织、8万余名具有执业资质人员共4000万条信息,数据指标项达172类2020项,实现了30个部门、7个地市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并与浙江、辽宁、福建、深圳、宁波、成都等省市实现联网互查。平台信息通过“诚信龙江网”免费对社会提供查询服务,目前,单月最高访问量已突破150万次,在政府协同监管,企业融资贷款、商务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的建设规模、数据质量、服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通过信用手段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2005年前后,黑龙江省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率一度处于全国末位,被国家一些银行认定为金融高风险区不予放贷。银根收紧对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龙江来讲,无异于当头一棒。为扭转这一局面,省诚信龙江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采用市场手段和适度行政干预手段清缴逾期银行贷款”的工作部署。部署一经提出,互联网上就出现了“政府不应干预银企债务活动”的质疑,清欠工作尚未开展,就面临很大压力。面对质疑,信用办坚守住了自己的立场,坚决贯彻领导小组的部署,顶住压力,积极组织力量,会同银监部门,大张旗鼓地开展清欠工作。他们在摸清形成逾期贷款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印发了《催缴逾期银行贷款通知单》3699份,其中包括500万元以上的欠款企业333户。同志们多次下到市(地)调研督办,总结好的典型通报表扬;对差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具备还款能力拒不还款的“老赖”,采取戒勉谈话、公开曝光、行政处罚等办法,促其端正态度、履行还款义务。通过全办上下的不懈努力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到2010年,历时三年多的清欠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全省清缴拖欠贷款20余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的32%下降到2010年的8.9%,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

抢占“制高点”,探索创新务求实效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几乎每项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犹如逆水行舟。信用办发挥“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大胆尝试,不断完善,一些重点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开通了全国首个公务员诚信档案平台。政府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公务员诚信是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国内尚无先例的情况下,信用办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启动了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工作。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协调, 2009年5月,与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黑龙江省公务员诚信建设方案》,2011年1月,全国首个省级政府机关公务员诚信信息网开通运行,省政府62个部门7000余名公务员基础信息和工作职责信息实现在线查询,做到公务员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公开透明,公众可对其失信行为进行举报投诉,为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日报》对此予以了报道。

国内率先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2009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务院提出了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来促进食品安全的工作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黑龙江省确定为全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省。接到试点任务后,信用办高度重视,将试点工作列为“诚信龙江”重中之重,建立了以15个省直单位为成员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联动、责任分工、督导推动等一系列工作机制。面对“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尚未消除的不利局面,他们集中精力,派出多个工作小组深入试点乳企,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了以质量诚信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平台和档案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以运行机制建设为保障、以诚信文化建设为基础,“五位一体”的乳制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经过2年的努力,成功开通了乳制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培养企业诚信建设人才500余人,使诚信体系覆盖全省辖区内所有乳制品企业,完达山乳业、飞鹤乳业等40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企业守法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质量诚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国内率先将诚信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诚信建设开展初期,一些地方和部门积极性不是很高,认为诚信是软任务,推进力度不大。信用办向领导小组提出了将诚信建设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建议。在省领导的支持下,2007年,将诚信建设列入地市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这在我国尚属首例。为做好考核工作,信用办在指标的设计上,力求客观公平可操作;在分值的把握上,力求重点突出权重得当。同时,又充分考虑地区和部门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了以不良贷款率、失信曝光、信用信息整合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办法。几年来的运行表明,考核指标设置科学合理,有效提升了各方参与工作的主动性,一些地区和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增加了人员编制和专项经费,形成了省市互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


夯实“基础桩”,健全制度营造氛围

“诚信龙江”建设工作涉及41个中、省直部门、13个市地、2个省管县,任务重、头绪多,如何规范推进,协调运转,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制度。其次,规章制度如何有效落实,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至关重要。

信用办始终将制度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构建“诚信龙江”建设长效机制。好的经验和方法需要制度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信用办的同志们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梳理和制定“诚信龙江”的规范文本,将这些硕果与全省分享。比如:为搞好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他们经过多方走访、反复协商,制定了黑龙江省第一部信用规章《黑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为统一平台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为搞好失信案件曝光工作,印发了《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工作规则》;为开展好省级“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印发了《黑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为规范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出台了《黑龙江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为确保乳制品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印发了《黑龙江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黑龙江省乳制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要点》和《黑龙江省乳制品诚信信息平台数据规范》等一系列工作文本,为企业制定了与诚信紧密相关的9类共21项制度,总结出一套既有典型意义又可操作的乳制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经验模式。2013年4月,按照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部署,信用办迅速行动,全力攻坚,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行政管理中实施信用记录核查的意见》和《黑龙江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实施办法》。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牵头部门国家发改委对此高度关注,将“两个办法”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名义转发全国各省(区、市)政府。“两个办法”的出台为其他地区开展失信惩戒和信用记录使用提供了借鉴,一些兄弟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进程加快。

信用办始终将诚信宣传教育作为主线,大力营造诚信建设浓郁社会氛围。在《黑龙江日报》和“东北网”设立了诚信龙江专版专栏,创办了“龙江诚信”期刊和《诚信龙江简报》,在黑龙江卫视黄金时段播发诚信建设公益广告,在省内7个主要高速公路路口设立了公益宣传广告牌,在火车站、省政府门前等市区主要地点播放诚信建设公益宣传片,开展了“诚信建设宣传月”、“诚信知识竞赛”、“诚信理论知识培训”、“诚信万人签名”等一系列活动,累计培训信用管理师200余人。与央视新影中心联合拍摄的《诚信—中国行动》纪录片在央视经济频道播出,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合力构筑“诚信龙江”、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成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