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三品战略 > 菁英工匠 > 大师技师

刘嘉峰

来源: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时间:2018-06-05 15:31

个人简介

刘嘉峰,男,1946年4月10日出生于四川渠县人氏,中国竹编字画创始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三代“龚扇”传人龚玉文先生。1988年被评为首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2年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刘嘉峰从小学习竹编技术。研究总结各种民间竹编技术,集各家之长,并不断创新。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竹编“提花编织法”,首创中国“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等系列竹编工艺新品种。能在竹编上编织各种书法和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图案。作品“以竹作画”,设计新颖、技艺精湛、技法独特,尤以编工精细见长,画面极富笔情墨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竹编艺术流派——渠县刘氏竹编,在我国的竹编艺术中独树一帜。尤其是竹编字画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竹编史上的一大创举,掀起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将我国的竹编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该研究成果1988年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1990年国家科委作为国内首创的优秀科技成果载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

刘嘉峰精通材料制作,图案设计、技法设计、作品制作和理论研究,是一位全能的竹编艺术大师,制作了大量的竹编艺术精品。代表作品有双面竹丝编《月中观音》、《天女散花》;彩色瓷胎竹编《龙纹梅瓶》;提花瓷胎竹编《国宝》、《天伦之乐》;竹编立轴《芙蓉锦鸡图》、《东篱赏菊图》,竹编长卷《维摩演教图》、《文姬归汉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红楼梦二十四钗》;竹编人物肖像《伊丽莎白》;竹编挂屏《虢国夫人游春图》;竹编屏风《天堂》等。作品在国际国内的展览评比中五十余次获得金奖、银奖等各种奖励。先后培训艺徒800余人,发表论文十多篇,主导起草《平面竹编工艺品》和《瓷胎竹编工艺品》国家行业标准(草案)。其业绩载入《中国竹编艺术》、《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名录》、《共和国专家博览》等多部典籍中。

作品介绍

1、龙纹梅瓶

该作品打破传统的瓷胎竹编编织技术,将竹丝制作成多种色彩,采用藏头断丝的独特技艺,将传统的龙纹图案用彩色竹丝编织出来,使作品增添了视觉效果和感染力。作品依胎成型,色彩丰富,技艺技法独特,图案如浅浮雕,龙纹图案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该作品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金奖。

龙纹梅瓶大.jpg


2、维摩演教图

该作品竹丝精度每平方公分48丝,是一件体现竹编精湛技艺和水平的作品。作品中共编织出21个人物,而人物的五官是所有竹编中难度最大,最考验作者技艺的部位。人物的首饰、手指、脚趾、衣纹、铠甲、以及物品的纹饰和印章等,无一不是编织难度最大的。作品编工精细、线条流畅,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咖啡色线条配以红色印章,古色古香,一幅独特的竹编线描画,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风采。

1492256216491046969.jpg


3、虢夫人游春图

该作品竹丝精度每平方公分48丝,是一件以竹编表现工笔画的作品。作品中借鉴织锦的织造原理和特殊技法,用黑、白、灰、浅黑、浅灰等五种色彩表现马的毛色,是本作品的一大创新。画面中的人物五官、衣饰、印章等,虽难度极大,但编织精细,线条流畅。作品利用黑、白两色竹丝编织出多种色彩,“篾分五色”,巧夺天工。

14922562342360421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