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保障,“电波卫士” 在一线(三)

发布时间:2022-02-10 16:47 来源:无线电管理局

国家体育馆的“解题能手”李安平

李安平是国家体育馆无线电频率主管,也是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双奥”无线电安全保障队员。

李安平带领团队连夜部署无线电安全保障方舱

“党的干部,没有什么害怕不害怕,只有组织需要不需要”。北京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次如期如约顺利举办的全球综合性赛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是本次冬奥会与其他历次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最大的不同,也可以衡量出一个团队面对困难时的努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李安平是国家体育馆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中第一个进入闭环管理的人员。当问及他为什么要这么早进入闭环,李安平说:“我们的监测设备在闭环内,万一设备出现了故障,不能第一时间进入场馆就干着急了。”在场馆电力系统压力测试进行全馆断电时,两台馆内监测设备无法自动上线联网。此时在闭环内的李安平及时重新启动了监测设备,使监测工作快速恢复正常。问题的快速解决,不仅依靠李安平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归功于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自己要持续查风险、找隐患、堵漏洞、强弱项,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思考,提前预判,确保保障工作万无一失,不能留下任何遗憾。”李安平说。

李安平(右一)在国家体育馆进行无线电信号测试

“创新无处不在,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也需要创新来提升实际效果。”面对场馆需要观众及时关闭手机热点、蓝牙等难点问题,李安平想了很多办法,如张贴告示、微信群提醒、安检口口头提醒等,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还是没有达到“万万无一失”的要求。使用广播播报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的灵感来自在国家体育馆举办的第一天测试比赛。当时测试团队正在对重点频段进行监测,场馆里开始播报参赛队伍和队员的情况。李安平想:“如果在比赛即将开始前播放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是不是就能解决部分观众不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无线电设备的问题?”经过反复尝试和与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在一场重要比赛的赛前两分钟,国家体育馆里响起了一则新鲜的中英文广播,这是无线电管理规定首次在冬奥会赛场上播报。听到播报的工作人员和观众纷纷打开手机、笔记本,检查是否按规定开启了相关功能。看到这一幕,李安平会心地笑了,困扰他多日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后来的比赛中,各竞赛场馆纷纷借鉴国家体育馆的经验,无线电管理播报效果显著,违规开启蓝牙、热点情况大幅减少。“工作是一件一件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元旦前后,按照工作要求,需要各场馆摸清各类安全隐患。李安平同志元旦三天没有休息,走遍了场馆每个房间和席位,登上30米高的场馆顶层护栏,摸清大屏幕等数十个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型号和具体位置,用实际行动践行“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精之又精”工作要求,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冬奥会保障虽然艰苦,但使命光荣!”回想到一次专项监测设施部署任务中,自己在零下7℃的寒风呼啸的夜晚,从晚上23点一直忙碌到凌晨5点的情景,李安平充满激情的说,“北京冬奥会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给我们的一次机遇,我要把自己全部的能量都释放出来!”

“八面玲珑”的协调能手孙俊杰

作为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无线电频率处、技术运行中心(TOC)和冬奥会无线电保障场馆组的工作人员,孙俊杰自2020年10月以来连续作战,数月无休。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灵活的协调方式,在北京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冬奥组委技术部和各场馆无线电频率管理团队之间,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联络角色,是冬奥会无线电保障中“八面玲珑”的协调能手。

在冬奥会无线电频率保障方面8项重要里程碑任务,在冬奥组委技术部谭海峰处长的带领下,孙俊杰和同事白天奔波于各单位之间收集信息,夜晚奋战在办公室汇总材料。2021年12月前,他们顺利完成了频谱需求预测、创建频谱地图、定义无线电监测网、发布无线电频率申请流程、建立频率协调机制、频率申请网站启用和截止频率申请、频率监测与管控系统等8项重要里程碑任务,为整个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孙俊杰在工作桌前

冬奥会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奥运盛会,在制定宣传我国无线电管理政策有关文件的同时,还要解决语言翻译问题。孙俊杰和部门同事们主动联络有关部门共同起草翻译相关文件,多次咨询法律、语言、媒体的专家。经过13个月的反复修改完善,先后在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网站和频率申请门户网站发布了《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无线电频率管理计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期间及赛时无线电管理规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线电发射设备核验贴签指南》中英文版。这些文件的发布明确了北京冬奥会期间无线电设备的使用规则,为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法规依据。

作为连结冬奥组委技术部、技术运行中心(TOC)和场馆组三方的角色,孙俊杰深知协调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冬奥会无线电保障工作的推进,是最关键的一环。他凭借丰富的重大活动保障经验,与处内同事积极对接冬奥组委相关部门,建立多方协调机制。特别是在与冬奥组委安保部协调期间,他组织开展了10余次重要会议、撰写30余次书面函件。

由于本次冬奥会场馆数量众多且相对分散,孙俊杰主动申请赴各赛区现场进行调研,把握无线电保障团队力量配置。为确保无线电保障能更好地服务用户群体,他主动向技术部汇报优化方案,多次向冬奥组委财务部、法务部、物流部提交预算申请材料,细化到每一分经费,每一部设备,每一名保障人员,为赛时无线电保障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服务条件。

作为TOC的无线电保障人员,压力和责任十分重大,既要及时掌握各场馆运行最新状态,又要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第一时间做出重要决策。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孙俊杰已进入TOC开展紧张的值班工作。他说:“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也是世界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为确保这届伟大的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我会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鸟巢”场馆群外的电波守护者卢金锋

卢金锋是黑龙江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国家体育馆保障组的组长,他所在的移动监测组位于北京冬奥会核心区场馆周围,守护着“鸟巢”等关键场馆的电磁安全。

黑龙江保障团队抵达北京时正值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压线冲刺阶段。一到北京,卢金锋就带领队员马不停蹄地开展保障工作,先后完成了冬奥会开幕式彩排、开幕式及场馆部分赛事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鸟巢”场馆群的监测任务是最重的,每天要逐个监测200多条场馆使用的重要频率。经过一个月的奋战,他们已经对5000多条频率进行了保护性监测,监测定位不明信号7个。他们与“鸟巢”“水立方”场馆保障团队协同作战,排查多起场馆之间的干扰隐患。

盛大的冬奥会开幕式在“鸟巢”举办,核心区开幕式演出团队、电视转播、指挥调度、场馆保障等部门无线电设备集中使用,无线电安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卢金锋和队员每天早出晚归,一刻不敢懈怠。国家体育馆保障组连续受领了两个专项监测任务,卢金锋带领驻守在国家体育馆以及冬奥村的两个黑龙江保障组联合测试,克服电磁环境复杂、信号查找难度大的困难,迅速排除了干扰隐患。

卢金峰(左一)和同事在“鸟巢”场馆附近进行监测

卢金锋是保障一线的“老兵”,曾多次参与重大活动无线电保障工作。2009年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中,他作为组委会唯一长驻的无线电管理协调人员,获得由黑龙江省政府授予的“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模范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还曾赴北京参加了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庆70周年等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作为黑龙江团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卢金锋在团队抵达北京后,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支部扩大会议,开展“冬奥有我,请党放心”主题党日活动。在冬奥会开幕式前夕他又组织召开战前动员会,号召大家牢记黑龙江省工信厅党组嘱托、全力以赴投入保障工作。队员们说,卢金锋虽然是团队的老同志,可是每天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处理任务单、撰写报告、开展监测、电话沟通时刻不停,加班到深夜已是常态。每次出现可疑信号,他都要立即组织分析、研判,用饱满的热情带动身边的同志奋力拼搏。

虎年春节,卢金锋的女儿发来一段拜年视频,朗诵了自己填写的《浣溪沙》:“多天劳顿寻常应,每事艰辛仔细听,冬奥将始年初凭。父女除夕虽难聚,忘却琐事每日晴,待到功成不日逢”。看着手机上女儿的视频,卢金锋满脸笑意,他说:“一直以来,我觉得挺愧对女儿的。我的爱人是黑河无线电监测站的技术人员,我们经常会在节假日、参与重大活动保障时整夜值守,有时一走就是几天,确实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但我知道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大家安好,小家才能幸福。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接下来的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为国家争光,为黑龙江‘电波卫士’添彩。”

五棵松场馆里的“双子星”朱烨、王寒俏

冬奥会五棵松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中,王寒俏和朱烨这两个技术好手堪称“双子星”,他们是来自上海的年轻技术骨干。在单位选拔参与冬奥会保障队员的比赛中,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业务知识、熟练的操作技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脱颖而出,王寒俏和朱烨获得了参与北京冬奥会保障的工作机会。

朱烨(左一)、王寒俏(左二)与带队领导在五棵松体育中心

初到五棵松体育中心,在频率主管刘仲亚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克服种种困难,迅速完成了监测车辆入驻和设备架设部署工作。王寒俏从事无线电监测工作多年,经验丰富,顺利完成了无线电监测车辆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一体化平台的对接,令冬奥会无线电保障指挥中心如虎添翼。通过一体化平台,指挥中心的调度员可以实时查看监测车上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可以随时调用车上的资源远程完成特定任务。

这次来北京保障,上海团队携带了种类齐全的新式无线电监测设备。王寒俏凭借多年经验积累中形成的敏锐技术嗅觉,很快发现监测系统的个别功能在大数据量极限使用时存在程序错误。他立即连夜与技术人员连线解决问题,直到凌晨三点,让系统可以在大数据量情况下畅通无阻地运行,消除了潜在隐患。

王寒俏深夜解决监测系统技术问题

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除了开展监测工作,还具备强大的无线电设备检测能力,拥有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AL(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资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朱烨就是来自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检测部门的新星。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成长的经历,让他在工作中非常严谨和细心。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组织的首次全部保障队伍设备校准工作中,他被选为信号源操作员,全程准确无误地发送了十余个频点的额定功率信号,为保障工作立下了头功。除了完成好每天紧张的监测任务,他还主动承担了数据汇聚和报告的职责,以及防疫信息的收集和汇总上报工作。

例行的电磁环境监测和重点频率保护性监测要做好,临时指派的任务更要做好。王寒俏和朱烨先后两次顶着寒风、大雪,在首都体育馆等重要区域开展专项干扰测试工作中精诚合作,一个负责主测,一个重点承担测试报告编写。他们像两颗互相照亮的星星相得益彰,他们任劳任怨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团队的好评。

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场馆方面布置的工作之外,王寒俏和朱烨还在团队领导的指导下,进行逐个信号的搜索和甄别,深层次的“解剖”。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北京五棵松为冬奥会无线电安全的“万无一失”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