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  题: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564号(财税金融类25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文字号:工信提案〔2020〕103号

成文日期:2020-09-16

发布日期:2020-10-10

发布机构:中小企业局

分  类:建议提案复文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564号(财税金融类25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10-10 15:32

周玉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财务大数据平台,为小微企业的贷款难寻找解决途径的提案》收悉。经商人民银行、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一、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着力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两批共计1.5万亿元支小支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于向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20〕120号)、《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银发〔2020〕122号)和《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银发〔2020〕123号)等文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于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应延尽延”要求,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按照一定比例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
       二、加强培训和服务,引导小微企业规范化运营
       我部积极组织开展针对小微企业的培训和服务,帮助企业了解最新支持政策和金融基础知识,提升运营规范化水平,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中小企业,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指导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及时为小微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基础知识,培训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主动性和可获得性。
       二是开展“企业微课”线上培训,为中小企业免费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自2020年2月11日上线以来,共开展56期直播,上线750多门课程,累计访问量超过2900万人次。
       三是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提出十三项重点任务,包括支持中小企业运用线上办公、财务管理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尽快恢复生产管理,实现运营管理数字化。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企业信用监测、智能供需匹配、大数据风控等服务体系,提供基于生产运营实时数据的信用评估、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等金融服务,为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增信,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和效率。同时提出,按照“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鼓励各地将中小企业数字化列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资金重点支持范围。目前已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服务产品及活动推荐目录(第一、二期)》,发布数字化运营、上云用云、数字化平台、产融对接等10类、223家服务商的254项服务产品及活动,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提升发展质量,获得融资支持。
       三、加强信用数据归集共享,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进民营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地方征信平台和市场化企业征信机构全方位、多角度获取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对小微企业财务数据不足的情况形成有益补充,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是积极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整合工商、税务、环保、水电缴费、市场监管、社保、海关等数据,努力满足各银行机构获取中小微企业信息的需求。目前,已探索出小微企业征信服务“政府主导+市场应用”的“台州模式”和“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苏州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是指导市场化企业征信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征信产品,帮助金融机构加大首贷支持,助力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此外,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强化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如:建设银行发挥金融科技作用,以大数据手段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结合工商、税务等信息,为企业精准画像,通过创新数字普惠新模式扩大小微企业信贷规模,降低贷款利率。
       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近年来,为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国家出台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突出普惠性、实质性,通过扩范围、加力度,提高小微企业享受优惠的确定性和便捷度,增强企业获得感。
       一是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疫情期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增值税政策的公告》,阶段性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
       二是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将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1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将资产总额上限由3000万元调高至5000万元,将从业人数上限由100人提高至300人。同时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三是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等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加大担保、再担保支持力度,降低相关费用,为小微企业贷款增信分险,推动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规模。
       下一步,我部将进一步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金融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进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感谢您对小微企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  010-68205318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0年9月16日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