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
为服务新型工业化积极担当作为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国家产业基金作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具有天然的耐心资本属性,能够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设立五年来,始终坚守国家战略,持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市场化手段破解制造业融资难题屡建新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一、深刻认识国家产业基金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国家产业基金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未来产业实现突破、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等突出作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可替代的力量。
(一)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针对产业基础领域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低、投资风险高、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国家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将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投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领域,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这种资金引导并非简单的行政干预,而是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妥善运用市场化手段给予金融支持,既避免了市场机制的资源错配,又克服了传统政府投资的低效问题。国家产业基金的运作不仅推动了关键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还带动了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基金截至投资期结束,累计完成实际投资金额超1025亿元,累计带动社会资本超720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放大规模超36倍。
(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既要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新动能,也要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更新旧动能。针对部分重点产业发展潜力大但社会资本不敢投的问题,国家产业基金能够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加快重点产业动能转换。基金不仅精准投资支持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基础及新型制造等重点领域,还通过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在投后赋能阶段,带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有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基金已累计投资重点产业链、长板产业链相关项目超100个,助力超130类新材料、关键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产品实现本土化。此外,基金支撑重大专项实施,发起设立150亿元规模的工业母机投资基金,立足于全产业链的角度开展股权投资,极大促进了该领域的技术迭代升级。
(三)助力新兴产业实现突破的重要支撑
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有助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国家产业基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前瞻布局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主要载体和资金保障。面临国际太空竞争加剧态势,基金加大对商业航天的金融支持力度,以30亿元领投“千帆星座”组网企业垣信卫星,带动首轮融资金额超65亿元,创造了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单轮最大融资纪录;投资蓝箭航天9亿元,助力其攻克中大型液体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同时,还在核心元器件、卫星制造、通信标准等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投资航天电子、屹信航天、格思航天、中信科移动等企业,为抢抓战略发展机遇期、抢占空天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四)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家产业基金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能够助力国内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自主创新,进一步夯实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推动我国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在关键基础零部件领域长期被社会资本“忽视”情况下,基金投资泰和石化、上海阀门、金星智控等企业,填补了液化天然气用超低温阀门、核电用超高温阀门、工业过程控制仪表等领域市场空白,提升资本市场关注度,较大程度缓解了该领域融资“老大难”问题。
二、充分发挥国家产业基金作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基金立足国家战略,通过发展培育耐心资本、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方向、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产业投资生态等方式,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发展培育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更关注企业长期发展潜力和价值创造能力。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2025年1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国家产业基金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投资对象往往具有长期增长潜力,能够以充足的耐心与坚定的决心,在研发周期长、攻关投入大、其他所有制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的领域长期投入,全方位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基金作为政府投资基金国家队,争当耐心资本主力军,坚持“该长必长、该短则短,长重其质、短救其急”的基本逻辑。一方面,在推动企业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股权纽带作用,有效利用股东会、董事会议事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实现长期回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在决策具体项目退出时,全面评估预期战略目标实现情况,将有利于政策目标实现和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项目退出的重点考量。基金在鑫景玻璃研发“昆仑”玻璃应用于华为高端手机的前期,率先投票并带动其他股东舍弃短期利益,继续支持航空玻璃研制及产业化,为鑫景玻璃成为C919风挡玻璃原片重要供应商、打破国外垄断提供有力支撑。
(二)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方向
在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蔓延的背景下,市场化投资机构面临想投资却看不清方向、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国家产业基金具有带动社会投资的天然优势,对社会资本有“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基金成立以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瞄准国家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截至投资期结束,基金累计投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带动社会资本超2400亿元,形成政府投资基金与活跃社会资本联合“搭台唱戏”的良好局面。此外,基金还与地方政府部门、银行、股东、载体、子基金管理人联动,为已投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投资重庆京东方14.45亿元的同时,带动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6家银行低息贷款超200亿元,支持新型显示AMOLED产业化。
(三)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国家产业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着力投硬科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基金重点投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强链补链延链项目,针对各重点产业链纵横交叉、深度耦合的特点,持续培育“产业政策引导、股权融资支持、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协同”的健康产业生态,推动上下游同向发力、成链成群,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已取得标志性成果。基金在重点投资的新材料领域,布局碳纤维、高端尼龙化纤、高端膜材料等关键产品,推动我国精细化工产品逐步高端化、应用场景逐渐丰富,该领域总自给率由基金成立前的70.6%提升到82.7%;布局上游高纯稀有金属、中游衬底和外延材料、下游功率器件及配套材料等关键环节,打破化合物半导体相关材料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四)培育产业投资生态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资本市场能够通过有效的风险回报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发展和产业创新。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对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十分重要。国家产业基金促进资本高效集聚,以金融支持助力产业发展,为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等各个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打造战略引领、融合互促、长期陪伴的投资生态,形成强大的资金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集中打造互促共进的投资生态圈,一方面,充分发挥央地合作“联接器”作用,联合地方实现有效协同和深入合作。截至投资期结束,已与19个省份共同设立投资协同办公室、与30个地方产业集群建立投资协同工作机制,开展优质项目信息推荐“直通车”、路演交流对接等系列活动,累计推进超70个项目实现央地协同、满足超50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持续发挥产融合作“推进器”作用,充分利用股东、载体、子基金管理人中金融机构多、股权投资能力强的优势,积极联合金融机构推进投贷联动。在投资华科超能2亿元的同时,带动银行授信超15亿元,支持企业进一步扩大在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装置方面的竞争优势,并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实现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
三、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打造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新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基金作为政府投资基金国家队,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聚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更有力的支撑作用。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国家队作用
一是始终与国家战略保持同频共振。强化责任担当,胸怀“国之大者”,把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保持战略定力,高质量完成基金二期设立。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向战略关键和薄弱短板等领域投资,适当投早、投小,坚持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新材料、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产业加快发展。加强落实国家战略的投资制度体系研究,紧跟制造业发展形势,确保基金始终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领域,发挥对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二是切实发挥耐心资本主力军作用。研究制定退出规划和年度退出计划,探索形成国家战略与风险控制一体化评价标准,建立与政策性引导、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相衔接的高效管理体系,综合研判战略导向和长期投资收益目标,全面评估企业的技术先进性和战略性,对短期生产经营困难但长期向好的企业,适度提高短期风险容忍度,适当延长对赌回购期限。
(二)进一步构建产融互促的产业投资生态
一是加快促进产业链与资金链融合发展。抓牢抓实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依托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形成合力,以产业需求牵引金融发展,以金融支持助力产业升级。
二是强化金融协同形成支持合力。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协同,构建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与地方部门联动,为已投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持续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进入重点领域
一是完善基金运作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的风向标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制造业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收益分配、损失分担等方面公平维护各方出资人利益,保护社会资本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与地方的协同合作。加强与地方基金的协同联动,通过与地方共同设立投资协同办公室、与地方产业集群建立投资协同工作机制、开展路演交流对接和优质项目信息推荐“直通车”等投资合作,不断丰富协同对接形式。
(四)进一步完善基金投资管理体系机制
一是严格规范运行和管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科学设置基金架构,构建高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基金运营和管理制度,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基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要求,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做到既体现国家意志又符合市场机制,率先建成一流国家产业基金。
二是不断完善基金内控建设。及时跟进国家监管政策变化和合规风控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业务、全流程内控体系,提升穿透式管理能力。优化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改进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与政策目标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容错纠错及风险分担机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需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将持续围绕国家战略投资布局,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专题主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承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