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各基础电信企业重拳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

发布时间:2016-02-25 09:58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近年来,借助通信技术手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早在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印发了《综合治理不良网络信息 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行动工作方案》。开展半年多的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语音专线、一号通、400等重点电信业务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给用户造成不小的困扰。鉴于此,工信部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相关工作的通知》,将专项行动延长到今年4月底。现在2个月又过去了,有哪些进展呢?本报记者对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强化合同约束责任

    电话骚扰、诈骗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租管理混乱,为此,工信部要求强化业务出租合同的责任约束,合同中必须明示允许传送的真实有效主叫号码或号段。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去年4月已发文明确要求各省加强语音专线管理,专线必须传送真实主叫号码,并要求省公司严格审核开通语音专线业务的有效证件信息、经营资质、接入位置、业务接入用途等,并在全国严格督促实施,确保语音专线业务安全。今年1月,移动集团公司再次下发了集团专线业务管理办法,强调语音专线管理要求。

    中国电信专项行动有成效。公司集中清理违规出租线路资源、违规开展呼叫中心业务、非法提供VOIP电话落地及改号服务,加强“400”“商务总机”的规范管理。针对各类专线、中继线用户和代理商进行全面自查自纠,规范经营行为,严格审核租用方资质,严禁层层转租行为,清理违规接入行为。进一步规范语音中继接入类业务及呼叫中心业务发展,共完成6.6万条中继线清查,关闭拆除 2104条中继线,月平均拦截违规话务60万余次。
   
    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广禄亲自牵头对中国联通落实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行动的工作做出安排。各级集团客户部门要强化语音专线和 400号码管理。加大语音专线码号违规传送行为清理整顿,除党政军等特殊客户外,全部开启主叫鉴权,全面清理、补签语音专线合同。

    严格审查用户资质

    工信部要求严禁向个人用户提供“400”、商务总机业务,“400”、商务总机业务真实落地号码必须为申请单位实名办理的电话号码等规定。对用户资质发生变化的,要建立复核制度,及时更新登记信息。在同一基础运营商全国范围内申请多个“一号通”、“400”、商务总机业务号码的,要从严审核,加强监管等。

    对此,中国移动400业务已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办法、流程和模板,下发了《国内移动400业务管理办法》、《移动400业务服务协议》、《移动400业务受理单》等相关业务规范并在全国严格督促实施,确保400业务安全、规范。

    中国电信进一步强化“400”电话业务管控和实名制要求,重点落实社会渠道规范管理和实名制工作要求,清理违规社会渠道,对于违规者依法解除合约,并妥善处理好解约后的客户服务等事宜。

    中国联通建立了定期梳理和稽核机制,对客户资质及网元出租业务使用范围进行严格约束。加强“400”业务管理,排查清退个人用户办理的“400”号码,控制代理商规模并加大对代理商经营行为的规范,对于存在问题的终止合作。

    中国移动目前正进一步规范400业务,在管理规范中要求移动400业务仅面向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提供,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企业申请移动400服务时, 需提供公章或公函、注册登记证照副本原件或加盖红色公章的注册登记证照复印件;经办人提供本人真实有效身份证件和联系电话,并保证所提供的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中国移动需要确认客户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如发现企业方所填写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有权停止向该企业客户提供移动400业务。

    遏止黑卡蔓延趋势

    落实电信业务实名登记制度,加强用户登记信息核实工作,以遏止黑卡蔓延趋势。

    对此,中国移动积极贯彻国家部委文件精神,大力开展电话用户真实身份登记及“黑卡”治理工作,在各类渠道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要求。早在去年9月1日起,就要求实体渠道全部配备二代证读取设备或NFC手机现场核验身份信息,未具备身份证芯片信息读取设备的网点不允许售卡;同时强化网络售卡监督管理,不对任何社会渠道授权网络售卡;实现微信等便捷的自助补登记方式,积极主动引导老用户实名补登记,提高存量用户实名登记率。在广大用户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截至2015年11月底,电话用户实名率比去年同期提升约11个百分点。

    中国联通要求各级市场营销部门严格执行电话用户实名登记要求。一方面严把新增用户入网关,实体渠道全部部署了二代证阅读设备,加大对社会渠道违规行 为的监督检查,重点解决物流环节不执行人证对比的违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老用户补登记工作力度,广泛宣传,开放网厅、手厅、官方微信等自助补登记渠道。

    中国电信也采取了多措并举的方式,持续推进治理“黑卡”专项行动。完善身份信息和证件核验技术手段,自去年9月1日起,投入数亿元,在所有实体营销 渠道配备了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实现用户身份信息自动录入系统。;规范各类社会营销渠道;进一步加强网络营销渠道的管控,规范网络销售电话卡业务;制定未 实名用户补登记激励政策,依法依规推进补登记工作。

    虚假宽带无处遁形

    在网络宽带地址虚假登记问题治理方面,中国电信重点加强对社会营销渠道的管理。截至目前,已取消710个网点代理资格,其中实体代理网点532个,网络代理网点178个。针对广西宾阳有线宽带虚假登记问题,中国电信广西公司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关停重点涉案3095户有线宽带,清理拆除了1620条可疑宽带线路,其中重点案发区域拆除1170条。非重点区域的4375个号码要求限期至营业厅进行补登,逾期不补登的将予以停机。

    中国联通在全集团范围内全面开展老用户登记信息清理核查,尽快解决网络宽带用户地址虚假问题。

    中国移动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中国移动目前暂无网络宽带地址虚假登记问题,所有宽带用户开户都已严格执行实名制相关要求。

    主动拦截假呼改号

    在遏制虚假主叫传输与改号软件传播、严格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主叫号码传送、全面落实“+86”国际虚假主叫拦截等方面,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去年5月起在浙江公司部署开展国际诈骗电话现网试点,基于“识别+取证+拦截”的思路,建设了国际诈骗电话监控平台。同年9月开展扩大试点工作,将国际关口局 及广东、北京等10省网间关口局纳入监控范围,并在全国范围对发现的国际诈骗号码进行封堵拦截。2015年8月浙江国际诈骗电话监控系统扩容完成,并分六批接入全国31省的网间关口局,实现了全国国际诈骗电话监控的全面覆盖。截至2015年12月底,国际诈骗电话监控平台月均拦截诈骗电话约3000万次,全国31省用户周平均国际诈骗电话投诉量比拦截前下降超过90%。规范国际主叫号码传送方面,自2013年7月起,就开展了对国际来话中以“+86”开头的违规主叫号码的拦截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底,共拦截违规呼叫4600余万次,月均拦截约170万次。

    中国电信积极探索,建立了从集团到省公司的联动关停机制,提高关停/查询涉案号码或线路效率。对于公安部门通报的涉案号码,及时完成关停/查询并及 时反馈,截至目前,已处理关停和拓展查询11批号码共计移动号码4950个,“400”号码超过240个。严格规范主叫号码传送,提高对网络改号及不符合 规范号码的发现、核实、监测、定位和拦截能力。全面落实国际虚假主叫号码拦截,2015年12月份一个月拦截国际来话“+86”非法主叫近100万次。

    中国电信各省级公司已建立了涉案号码紧急关停绿色处置通道,并在IT系统中增加停机类型为“电话涉嫌通讯信息非法犯罪,接上级通知强停”。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辽宁、浙江、云南等省公司与省公安机关建立了省内号码关停机制。

    中国联通要求各级运维部门加大非法主叫拦截。严格落实《网间主叫号码的传送》的相关要求,加大对不规范主叫的拦截力度,对于租用联通公司机房放置的非法VoIP平台坚决予以清理。

    技术手段加强反制

    各基础运营商都积极尝试用技术手段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反制。

    为加强反制能力、第一时间发现处理违法诈骗行为,中国电信多地分公司探索加快建设语音诈骗反制平台,以达到涉嫌诈骗话务的及时发现和处置。江苏公司研发的防境外电话诈骗平台上线运行后,成效显著,目前正在逐步加载防境内电话诈骗功能。浙江绍兴、台州公司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防诈骗反制平台系统,将涉嫌诈骗的电话接入防诈骗系统,由系统模拟受骗用户进行应答和接话,并对诈骗电话呼叫过的用户发起呼叫,提醒用户防止上当受骗,目前累计拦截诈骗电话超过40 万次。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启动了语音专线全网集中管控平台全国部署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底,已完成广州、上海、河南、北京、浙江、山东和江苏等七省的管控平台建设,正在全国进一步推进。

    中国联通主动创新,加大技术手段建设,积极化解通讯信息诈骗难题。各省联通公司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创新技术支撑手段,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对通讯信息诈骗的分析能力和管控能力。在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开展防骚扰提醒服务基础上,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在全国正式运营。逐项分解任务,把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建立联系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公众防范教育

    用户对于通信诈骗的认知和防范能力显然正在加强,这其中运营商的宣传功不可没。

    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引导,是个长期的工作。例如,工信部要求运营商不得传输主叫号码为空号以及设置主叫号码禁显的呼叫,如果用户设置“不显示号码”会发生什么情况?中国移动信息安全部门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除特殊客户的语音专线外,所有在现网传送的主叫号码都不得传输空号或者设置主叫号码禁显,中国移动已经在交换网设备上强制删除主叫号码禁显标志,并对空号码的呼叫进行拦截,确保主叫号码正常显示。

    中国电信多渠道开展“防范通讯信息诈骗”普及宣传。通过“中国电信”官方微信、易信和微博账号及短信等渠道持续发布警示内容,各省市电信公司根据公 安等部门案件侦破进展情况,也适时配合开展相关的宣传报道,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在公安部专项行动办组织的1月18日至22日“防范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中,中国电信多省市电信公司积极参与,与公安机关共同开展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现场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防骗反骗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移动对于发现的新型诈骗手段,及时通过短信、10086官方微博、微信、营业厅等渠道向用户告知。通过上述渠道,对不良网络信息及通讯信息诈骗 等信息安全热点问题进行宣传,向广大客户普及信息安全知识,降低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积极拓展举报途径,建立完善包含10086999短彩信、10086热线、营业厅、网上门户、12321等的多渠道举报体系。强化日常举报处理能力,通过落实客户投诉24小时处理机制,确保举报问题尽早解决。

    运营商有什么难点

    对于运营商来说,专项治理是他们愿意去做的事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难点。

    某运营商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首先是机制难点。治理通讯信息诈骗的技术要求高、牵涉领域广、打击战线长。虽然针对国际及网内的虚拟改号风险,公司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对来自国内其他运营商的网间诈骗电话难以有效识别,亟需推动全行业开展“企业自查,联动治理”;其次,根治电信诈骗需要强化对不法分子的有效惩处,亟需加强与立法、执法部门的密切联动,尽快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协作机制。

    二是技术难点。当前,由于违法改号电话往往与正常国际来话号码相重叠,实现诈骗电话的完全拦截尚存在一定技术困难。例如,美国正常国际来话号码可 为+1360xxxxxxx(美国国家码为1,部分地区长途区号为360,其国内号码为7位),与国内移动号码完全重叠。再如,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电话 为+4317143149(奥地利国家码为431,其国内号码为7位),与长春市固话号码完全重叠。同时,部分党政军用户外呼时显示号码为特殊编号,可能与境外改号电话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