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馆里的94岁老“讲解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乔新教授:身负初代航空名,鲐背之年念初心

发布时间:2021-10-08 11:39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展馆介绍:南京航空航天馆

南京航空航天馆是江苏省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实物展馆,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自1992年建馆以来,场馆集教学、科研和科普、国防教育为一体,用“航空报国、献身国防”的南航特色校园文化孕育一代代学生成长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卓越人才。2011年,在硬件场馆基础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依托学生党总支和飞行器系教工党支部正式组建“航空文化微传中心”,以“培育航空文化的传播者和航空精神的追随者”为主题,着力打造出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的航空文化传播团队。2018年,在“航空文化微传中心”基础上,打造了党员教育“航空实境课堂”平台,在党员理想信仰教育、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专业实践知行合一等方面,构建了多方位实体化“实境”教育模式,综合优化运用基地资源与人本资源,以实境、活化的多样方式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实境育人平台。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京航空航天馆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十余场次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航空文化红色资源育人的重要作用。

展览馆里的故事:

在航空航天馆里,陈列了一架强5攻击机,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中国第一种强击机。而这架攻击机背后是一位目前94岁高龄,但并“不服老”的设计者。他热爱古典音乐,时常骑着自行车穿梭校园。他心系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心系学生与教学,不断为高等教育与航空梦想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退休教师乔新教授。

乔老出生于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幼年时,他亲眼目睹了泸州轰炸,火光冲天,触目惊心。当时的中国没有空军,无力反抗日军轰炸。保卫国家与人民安全的航空梦就此在乔老心中埋下了根,他立志要学习当时国家最稀缺、最宝贵的知识,于是他放弃了北大、国立中央大学,毅然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乔老在建校初期来到南航,参与了国家多个重要机型的设计制造工作。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制“南航一号”,当时,空军练习打靶只能先用飞机拉着布袋往空中跑,然后再对着布袋瞄准开炮。然而这并不科学,并且飞机一加速,挂在飞机上的布袋就会碎了。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乔老和其他技术人员对照着苏联的木质样机改造金属靶机,于是就有了“南航一号”。

“南航一号”完成后,乔老接到调令,到112厂参加“强5”的设计,他与72名学生奋战一年,完成了该机部件、总体设计的全部图纸。“强5”弥补了国家对超音速强击机的需求,成为了中国第一款出口的作战飞机,并于198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回忆往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工作之余还要挖野菜,到海军学院食堂煮稀饭充饥;为了求解11个静不定度的梁架,需要一屋子专门计算人员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半年才能完成。条件很简陋、物资很匮乏,但永远不会阻碍航空人前进的脚步。

退休后,乔老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长江以及水环境治理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带领南航240余名师生组建“绿迹长江”志愿者团队,足迹遍布长江沿岸十余个城市。2020年,乔老带领团队参与到江心洲江豚保护项目,利用无人机以及飞艇技术建立长江生物监测生态区。

乔老用一生书写航空报国志,也影响了自己的门生和一代代南航学子。师承乔老的聂宏教授,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起落架方向的博士,目送了一架又一架飞机飞向蓝天,培育一代又一代航空人振翅前行;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国防卓青”“70后”教授魏小辉,接过了前辈们教书育人的接力棒,在疫情期间更是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于2020年庄严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建党百年之际加入党组织。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乔老作为指导教师积极参与航空航天馆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的建设和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他站在自己参与设计的强5攻击机前,面向数百名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师开展了多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述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分享自己和同事们70多年来在航空一线默默奉献、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的故事。他期待祖国的航空事业在新时代新的征程中完成超越,希望更多航空专业学生们不忘航空梦,传承航空人的精神基因,为建设“航空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