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构成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石,正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方式。工业大数据作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对于突破发展瓶颈、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促进数据要素更有效地服务于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大赛连续三届设置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工业大数据)赛项。该赛项聚焦于工业制造领域的共性难题,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旨在提升工业大数据应用的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一批致力于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业大数据高技能人才。该赛项将推动工业大数据的广泛流通和深入应用,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设立背景
(一)助力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进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工信部围绕推进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正开展一系列工作部署。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工业大数据)赛项的举办将有力推动数据要素应用技能提升,促进其在工业领域的深入应用。
(二)推动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强化大数据在制造业的融合应用,促进产业发展。本赛项搭建数据要素应用的实践平台,激活数据创新活力,加速其对工业生产全链条的赋能,赛项以实际工业场景为载体,聚焦产业技术短板,鼓励参赛者开发实用算法与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将凝聚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完善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促进复合型人才培育。当前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差距。工业大数据领域亟须既掌握大数据技术、又通晓工业机理的复合型人才。赛项内容贴合产业实际,涵盖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及工业场景应用等核心能力考察。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可激发学子学习热情,倒逼院校优化专业课程与实践体系,定向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实操型、融合型人才,填补人才缺口。
二、赛项简介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领域,赛项以解决工业大数据应用中的技术技能实际需求为命题方向,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理论考试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工业大数据和数据库应用知识,兼顾智能制造技术、数据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实际操作竞赛突出工业大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针对数控加工系统中的机器视觉识别准确性和加工精度稳定性问题,通过大数据、数据库应用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智能加工的误差实时补偿,并进行模拟加工来检验大数据应用技能。
|
三、赛项亮点
(一)技术方案。直击产业实际痛点,实现“以赛破题”。立足工信部信发司“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任务,赛项技术方案精准对接工业领域技术应用难点,聚焦工业生产全流程中实际存在的技术堵点,通过大数据实现设备协同效率优化、制造能力高端化、绿色制造工艺升级等场景。参赛选手需通过实操,模拟解决产业一线真实技术问题,形成可参考、可落地的技术方案,打破“教学与产业脱节”的壁垒,真正以竞赛为载体,为工业技术突破提供实践路径支撑。
|
(二)人才培养。对标工信人才需求,构建“四维能力”体系。区别于同类赛事侧重单一技能考核,本赛项以工信部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培育要求为核心,打造“技术理解+系统集成+应用能力+创新优化”的综合能力考核框架。选手不仅需掌握核心技术操作,还须具备对工业系统的整体把控能力、技术问题的快速应对能力,以及基于实际需求提出技术改进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直接适配工业制造企业需求的“懂技术、善统筹、能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凸显工信赛事“为产业育人才”的特色定位。
(三)产业联动。打造“赛产融合”闭环,赋能产业生态升级。赛项紧扣生产制造中的共性挑战,将行业技术标准、企业真实应用案例深度融入竞赛内容,实现“竞赛内容即产业需求”。赛后将通过整合优秀参赛技术方案,搭建技术方案与需求企业的对接通道,推动竞赛成果向产业生产端转化,同时为企业输送优质技术人才,形成“以赛促产、以赛引才”的良性循环,助力构建产业生态,体现赛事对产业发展的直接赋能价值。
(四)行业引领。凸显技术前沿性,树立工信赛事标杆。赛项聚焦业界关注的前沿技术应用方向,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工业应用融入竞赛模块,展现技术前沿性与首创性。通过竞赛直观呈现前沿技术在工业场景的落地应用路径,为行业提供技术实践参考,同时以高标准的技术考核要求,树立工信领域技术技能赛事的标杆,引领同类赛事向“贴近产业前沿、凸显创新价值”的方向发展,彰显工信部办赛的行业引领作用。
四、预期成效
(一)破解产业技术痛点。赛事聚焦工业生产全流程中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应用等关键环节的实际难题,参赛团队在竞赛中探索的技术方案,可直接为企业提供数据驱动的生产优化思路,助力解决工业数据“存而不用”“用而不精”的问题,推动企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赛事搭建起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平台,有利于工业企业的真实需求与院校人才技术能力精准对接。竞赛中产生的优秀数据建模方法、分析算法、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可通过赛后成果对接会、技术推广会等形式,快速转化为企业可落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推动工业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水平提升。
(三)精准培育专业人才。赛事以工业场景为核心,构建“理论+实践+创新”的综合考核体系,要求参赛者不仅掌握大数据技术基础,更能理解工业生产逻辑、熟悉行业数据特征。通过竞赛,可筛选出既懂工业业务又精通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引导高校、职业院校调整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工业场景案例教学,培养出更贴合产业需求的工业大数据专业人才,缓解行业人才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