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不仅仅是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更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的全方位变革。但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存在“转型路径不清、技术落地难、人才能力脱节”等现实痛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存在数量缺口大、供需匹配错位、培养手段单一、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设立“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旨在培养和选拔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研发生产全流程和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改造升级和价值重塑的优秀人才,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既懂工业机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设立背景
202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与后续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工信部联信发〔2024〕241 号)形成“方案+指南”的政策体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系统性框架。2025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为做好场景解决方案培育、供需对接、标准研制应用等相关工作提供最新指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系列决策部署,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该赛项紧扣制造业企业转型的难点痛点堵点,模拟真实产业场景的任务,以“场景挖掘、设备互联、集成改造、企业规划”为重点方向,对标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加快重点行业场景化、图谱化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破解“工业人才不懂数字化、数字化人才不懂工业”的产业痛点。
二、赛项简介
赛项以优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供给为导向,聚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核心技术在制造业场景的融合应用,考察选手在产线数字化建模、智能系统调试、数据采集分析等全流程的实战能力,依托新能源电池智能产线等典型载体搭建实训平台,由理论和实操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理论部分涵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法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与设计理念、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设计、数字化转型基础技术、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等知识内容;实操部分则围绕装备制造行业典型场景数字化转型问题,开展需求分析和场景建模,对场景的主要设备组成、功能、属性和业务逻辑进行数字化分析和设计,进行标准产品选型,提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同时,基于数字化解决方案建模设计,进行数字化产线仿真与搭建、数字化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最终实现数字化解决方案交付与运营。通过以上内容,全面考查选手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理念及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针对关键场景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实际解决能力。
|
三、赛项亮点
(一)推广应用重点研究成果,提供转型技术指导。技术工具上,赛项首次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利用数字化场景建模工具(SceneModeling Tool)让工厂听懂数据、用好数据、降本增效。该方法源自国家重点项目“智能制造执行系统中生产设备统一信息建模智能感知及动态集成方法和使能工具”,具备较强的理论前瞻性与产业适用性,是新方法、新理论在同类技术技能大赛中的首次实践。技术平台上,赛项以“基于典型场景的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赋能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集成智能编程助手,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接入,增强生产系统适配性与智能性,实现工业设备的广泛连接,是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聚焦场景突破,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赛项搭建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实景化产线场景,任务设计遵循规划、实施、评估、优化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法,以系统化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精准定位重点行业转型切入点和路线图,以体系化的数字化要素清单明确数字化攻关重点的工作路径,设置“建模—仿真—部署—运维”任务闭环。赛项任务引导参赛选手基于不同业务信息系统选择平台、工业软件等,开展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通过竞赛任务验证“一图四清单”在行业应用方面的适用性,促进经营管理流程优化。
(三)形成典型案例,为转型路径提供参考。赛项任务设计侧重跨场景集成优化,竞赛中涌现的优秀解决方案将纳入“基于典型场景的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网上学习平台”等,通过案例集、资源库等形式向全国推广,为企业精准选型、高效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案例参考,实现“赛得出、用得上、推得开”。
四、预期成效
(一)促进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赛项以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专项研究成果为指导,一方面让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熟练掌握国产化建模工具的操作逻辑与应用技巧,提升数字化转型实操能力;另一方面以赛促用,挖掘并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既提升工信领域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清晰的转型落地参考与实施指南,切实助力企业高效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解决制造业企业转型路径不清的问题。
(二)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梯队。依托竞赛搭建专业化选拔平台,精准筛选出既熟悉工业生产全流程逻辑,又掌握数字化技术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以赛选才、以赛育才,持续壮大工信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我国制造业突破转型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且持久的新动能,解决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落地难的问题。
(三)构建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新生态。以赛项设置为牵引,推动院校聚焦产业需求,强化数字化转型相关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训内容。同时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院校教学,输出产业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建立“竞赛标准—教学标准—职业标准” 贯通机制,实现产教资源精准对接,助力培育适配产业需求的人才,解决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能力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