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标准化工作 有力支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
一、务实开展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综合标准化工作
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国家战略,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这给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工作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标准作为推动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工作的“排头兵”,在引领产业发展,规范行业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
我院将全力抓好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综合标准化工作,着力开展智能制造领域基础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推进相关试验验证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工业控制系统、智慧物流、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的检测认证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为实现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着力做好关键领域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网络安全标准化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规范性、引领性作用。网络安全标准化也是明确安全责任、守住安全底线的重要手段。当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应用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责任归属和安全边界更加复杂,安全防护标准需求迫切。
我院将加快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大数据安全等关键领域的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面向重点行业,建设典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大数据安全等标准验证平台,形成标准验证和测评服务能力,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检测能力。
三、加快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标准化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要制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国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水平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近几年在部分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科技成果,亟需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及产业化,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受制约、网络安全受威胁的被动局面。
我院将优化完善电子信息、信息化和软件服务等领域技术标准体系,推进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智能硬件、传感器、绿色电池、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技术标准研制,加强检测方法标准制定。搭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检测和认证服务水平。
四、积极推动标准化工作模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同时提到要“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沟通协作”。面向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需求,标准化专业机构要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开展工作,集聚和吸纳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调动产业链各环节优势资源,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促进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院将着力完善标准化工作模式,提高标准制定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升标准制定工作参与的广泛性。探索团体标准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一批技术和产品团体标准,为团体标准的培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扩大标准的市场供给。积极采用适宜的国际标准,推动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促进技术产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