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iit.gov.cn |  网站地图  |  
 
首页 行动介绍 要闻聚焦 政策标准 宽带问答 在线访谈 专家解读 媒体聚焦 地方动态 企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专栏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解读
曹淑敏:加快宽带发展 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发布时间:2013-06-01 10:3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

  加快宽带的发展对于行业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很多领导和社会人士认为,宽带是运营商的事、是工信部的事,并没有把它的作用和影响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宽带究竟有多么重要,我们国家的宽带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如何才能真正让宽带快速健康发展起来?


  在宽带网络以及微电子和整个IT领域的共同影响下,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IPTV以及物联网等跨界深度融合业态层出不穷,一个大数据、大流量的时代开始向我们走来。从IDC的预测来看,2020年,全球需要管理的数据量将达到35ZB(1ZB=10的18次方个字节),比2011年增长50倍。未来5年内,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64倍,每个智能手机用户的平均流量将增长16倍。这些大数据流量需要宽带网络来承载。所以,宽带绝对不是运营商自己的事,不只影响到ICT行业,会影响 到整个国家。为此,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宽带国家战略,包括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电信市场化改 革以来国际社会首次普遍实施的政府大规模激励性干预,包括财政资金、税收、基础设施资源支持在内的政策扶持力度空前。根本的原因是,国际社会将宽带作为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关键战略性基础设施。对宽带投资的目的不仅是应对当前危机,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国家的未来!

  2011年年底,我国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11.7%,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8.5%)。我国宽带接入用户数虽然排名世界第一,但普及率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宽带的数字鸿沟也非常明显:宽带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宽带用户份额为56.1%(人口份额为33%),西部地区宽带用户份额为16.8%(人口份额为29%); 东、中、西部宽带人口普及率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中东部差距从2010年的6.6个百分点拉大到7个百分点,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从7.3个百分点拉大到7.5 个百分点。

  如何评价我国的宽带发展呢?从总量上看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从普及程度、宽带速度和资费水平看,的确跟发达国家有非常大的差距。以网速为例,2012年5月我国宽带网速是6.64M,排名第62位,与排名第一位的我国香港地区的36M相比,相去甚远。从资费来看,156个经济体,我国排名是36名(由低到高)。客观上,我国宽带发展水平(包 括普及水平、宽带速度和资费水平)与我国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在全球发展中的位置是基本适应的。


  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大家对宽带发展越来越重视了。2012年3月30日,工信部正式召开“宽带上网普及提速工程”启动大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基本实现城市家庭平均接入带宽20Mbps以上、农村家庭平均接入带宽4Mbps以上;固定宽带用户数达到2.5亿以上。而且,发改委、工信部联合牵头11个部委共同启动“宽带中国战略”研究,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


  曹淑敏建议,切实推进宽带发展,需要把宽带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由国家层面来发布实施。宽带的发展需要端到端地推动,除了需要攻克最后一公里接入这个难题外,还需要网间、网站等环节的配合,否则用户的感知同样上不去。国家还应出台相应政策:赋予通信建设权,通信应跟其他基础设施一样,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赋予宽带“通行权”,国家应统一规划,避免通信基站选址难、建设难等问题;出台宽带设施建设的强制性标准;宽带发展必须有足够的频谱资源,应统筹我国的频率资源来保障宽带的发展;同时也应该探索宽带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包括电信企业自身和行业以外的主体建设。另外,对那些市场调节失灵的地区,比如农村和学校等,国家应该在既有政策支撑的前提下,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制订与国家宽带战略相匹配的考核体系。
                    

【关闭】【打印】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4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