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2 08:34
信息来源:办公厅 |
一是更加注重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持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突出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抓好绿色建材、高性能钢筋、高效节能电机、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推广,进一步壮大信息消费。争取扩大各级技术改造等资金规模,探索利用产业投资基金等手段,提高投资效率。围绕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研究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产业指导目录,适时启动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全国互联互通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平台体系,强化政策储备、要素保障和应急协调,做好对企业的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