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议动态
财务司王新哲:聚焦中心任务 服务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
发布时间:2014-12-23 15:10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报
   2014年,财务司紧紧围绕部党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大力推进资金统筹保障、财税政策协调落实、财务监管等工作,为重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撑。提升资金保障能力: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推动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完成第一批投资;加大对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工业转型升级;改进行业管理类资金分配方式,建立预算审查小组审核机制。推动财税政策落实:积极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促进提升国内重大装备自主化水平;开展重大财税政策研究,协调落实有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税调整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推动完成电信业营改增试点;积极参与有关自贸区及WTO相关协议货物贸易谈判,为行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程序,加强资金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三公”管理等规范性要求,开展制度培训,从严编制预算,加强支出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和绩效管理力度: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加强对重点单位、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的督查整改,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完成“小金库”专项治理等一系列专项审计工作;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分类开展综合绩效评价试点。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2015年,财务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聚焦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的年度任务,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于经济保障与运行质量,着力于财税金融政策协调与研究储备,着力于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与投融资方式创新要求落实,着力于基础管理与内部审计,着力于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着力于自身建设与服务效率,为工业和信息化的改革发展和部门运行提供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一是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围绕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和保障规模,突出重点,紧跟需求,优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全力保障发展及运行需要。
  
  二是探索创新保障模式。积极适应投资需求新变化和产业组织新特征,大力探索构建产业投资基金等推动行业发展保障的新模式,加快建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挥好投资对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的关键作用。
  
  三是强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积极适应预算体制改革要求,结合国家及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的宏观工作计划,支撑和发挥好投资的引领作用;有序加大经济运行监管、监测与动态分析,在保障资金运行质量与效益的同时,为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四是大力协调落实财税金融政策。进一步落实现有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配合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驱动等重大改革举措,围绕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扶持小微企业、支持创新驱动等重点工作,协调推动相关财税金融政策措施落实,服务支持行业发展。
  
  五是增强政策研究储备与支撑能力。积极探索推进财税、金融、贸易和产业政策协调互动,优化完善行业调控手段;围绕发展重点以及工业通信业全局性问题、行业性问题、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等,强化财税金融政策研究,加强储备应急支撑能力。
  
  六是认真做好货物贸易关税减让谈判。扎实推动ITA扩围诸边谈判,积极参与WTO环境产品谈判,最大限度争取产业利益;继续推进ECFA、RCEP、中斯、中巴、中日韩货物贸易谈判,做好中以、中欧、中非自贸区的预研预判,研究制定更为细化的产品梯度减让方案。
  
  七是严格依法理财。积极适应现代财政制度改革要求,依法管理预算,逐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厉行节约要求,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强化制度建设与流程再造,突出抓好内部审计和政府采购,确保阳光廉洁理财;加强资产管理,合理匹配财权事权,规范经济管理和运行秩序,确保健康发展。
  
  八是强化自身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全面提升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好基层、服务好机关、服务好行业系统。


















【关闭】  【打印】
专题主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4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