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抓住新机遇 开创新局面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发布时间:2012-12-28 20:31
 
  在昨天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苗圩部长在工作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工业通信业2012年和过去5年的发展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工业和信息化科学发展,并部署了明年要重点完成的八项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成两个翻一番,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体现了党对我国发展阶段和路径的深刻把握,对当今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特别是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要求,内容丰富、立意高远,更加突出了工业和信息化的地位与作用。

  “四化同步”是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又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城镇化是扩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农业现代化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推进“四化同步”,意味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信息化,重点是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化质的提升。同时,要深刻把握“四化”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上落实“四化同步”要求,牢牢把握城镇化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坚持以工业化创造供给、信息化引领提升,支撑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这些既赋予了工业和信息通信业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又将给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面临的一些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加大,经济低迷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外需萎缩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二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新兴经济体开始加大投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资源富集国家也在积极谋求产业链延伸,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竞争最稀缺的资源。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内部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土地、矿产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快速削弱,生态环境约束更加强化,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讨论比较多,认为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加上能源、材料、生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广泛应用,必将对其他新兴技术、产业起到促进和催化作用,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孕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工业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围绕改造提升制造业,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要加快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宽带中国”建设,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互联网行业管理,大幅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营造应用、研发、产业、安全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承办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4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