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领导讲话 重点跟踪企业名单 新闻图片  
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2012年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成果发布会 > 领导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2-12-18 11:40  来源:消费品工业司

尊敬的各位领导、企业家、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这里举行“2012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成果发布会”,我部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发布《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报告(2012年)》(以下简称《发展报告》)。

  在发布《发展报告》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工作依据、背景和过程。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之初,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我部研究制订关于支持服装品牌建设的文件,2009年我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此后,成立了上述部门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共同参与的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部门会商机制。2011年,我部委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品牌工作进行有关课题研究,形成了《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等一整套文本文件。《评价体系》包括企业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影响力5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今年初,我们确定了开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六个一”行动计划,包括“发布一份报告、建设一个网站、完善一个数据库、支持一批企业、提升一批平台、宣传一批品牌”等工作。2月,我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调查分析工作的通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企业上报数据,共收到963家企业调查数据,其中地方审核通过665家;我们会同纺织工业联合会进行审核,614家企业数据符合要求,成为本次调查的样本企业。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了《2010-2011年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调查报告》和《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报告(2012年)》。工作过程中,先后召开了3次部门会商机制会议,研究讨论有关问题,各部门、纺织工业联合会及各专业协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和工作建议。《发展报告》凝聚了大家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我代表编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对《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发展报告》以“2010-2011年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情况调查”数据信息以及服装、家纺、针织协会等行业组织近年来的品牌工作为基础,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和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我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品牌生存发展的市场情况、社会环境,并提出了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的发展方向、趋势和要点。《发展报告》分为6章,分别是: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综述、服装自主品牌发展现状、家纺自主品牌发展现状、市场态势、社会环境、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展望。

  ——综述部分包括服装家纺产业基本情况、自主品牌发展历程和特点。2011年底,规模以上服装企业1116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3824亿元,服装产量254亿件,实现利润总额811亿元;服装出口总额1532亿美元。规模以上家纺企业154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9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2亿元;家纺出口345亿美元。从自主品牌发展历程看,服装家纺自主品牌都经历了萌芽创建、探索发展和快速成长三个时期。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呈现出多种发展特点,充分体现在产品、渠道、运营、服务和文化等要素上。

  ——服装自主品牌发展现状部分总结了服装自主品牌的概貌,并从质量、创新、快速反应、文化、渠道、服务平台等品牌要素分别展开剖析。目前,服装行业拥有大批自主品牌,包括2000多个活跃品牌、87个中国名牌、262个中国驰名商标。产业资源加速向优势品牌企业集聚,从产品销售收入来看,1%的优势品牌企业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的31%;从利润总额来看,1%的优势品牌企业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49%;从调查结果来看,4%的自主品牌企业实现了14.8%的服装市场销售额。服装样本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10.1%,明显高于全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利润率水平(6.2%)。服装品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品牌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如430家服装样本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2%,远高于服装行业0.4%的平均水平;快速反应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信息化技术在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样本企业建立和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供销终端内部数据传输系统的比例分别达到65.5%、77%和72%;公共服务平台日益完善,信息咨询、研发设计、人才培训、贸易交流、时尚发布等平台为品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服装论坛、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中国服装大会以及江苏、大连、青岛、宁波等地的服装节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创建。

  ——家纺自主品牌发展现状部分总结了家纺自主品牌的概貌,并从质量、创新、快速反应、文化、渠道、服务平台等品牌要素分别展开剖析。截至2011年底,国内家纺注册商标超过6万件,中国驰名商标38个,中国名牌产品75个。家纺自主品牌起步相对晚,但发展速度快,在产品质量、研发设计、渠道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调查数据显示,184家样本企业中建立和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供销终端内部数据传输系统的比重分别达到65.5%、76%和70%;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8%,是家纺行业平均水平的5倍(0.55%),73%的企业拥有研发机构,40%的企业在国外设立了销售网点,45%的企业开展了网络销售,平均网上销售额2560万元,同比增长191%。

  ——市场态势部分客观分析了服装家纺自主品牌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空间、消费趋势和竞争格局。对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而言,国内市场是主战场,自主品牌企业93.4%的销售收入来自国内市场。从市场发展空间看,国内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我国是13亿人口大国,美国、日本年人均服装消费约700美元,我国人均消费不足170美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市场空间巨大。另外,我国服装家纺出口的传统优势依然明显,更多的自主品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2011年服装出口单价同比提高20%,自主品牌服装出口单价是服装平均出口单价的2倍。服装家纺自主品牌消费趋势呈现出多元化消费理念并存、快时尚消费快速发展、网络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等特点。从竞争格局看,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拥有明显优势,但服装高端市场面临国际品牌的激烈竞争;家纺自主品牌在国内各层次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床上用品市场占有率前10位品牌,均为自主品牌。

  ——社会环境部分从舆论导向、市场秩序、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了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企业是品牌创建的主体,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品牌发展影响极大。总体看,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优化,但依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目前,创建自主品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已形成共识。国内舆论导向、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环境改善和政府部门支持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等共同形成了鼓励、支持、保护、消费自主品牌的社会环境。

  ——发展展望部分意在分析形势,展望趋势,提出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的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成果显著,但与中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地位不匹配,与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还有距离,与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存在差距,与发达国家品牌发展水平相比依然落后。通过回顾30多年自主品牌发展历史,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对照借鉴国外品牌发展,今后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应通过企业制度、研发设计、营销模式和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在发展自主品牌过程中把握好“七化”建设的方向和趋势:即,“厚积薄发,建设品牌文化;居安思危,保持品牌年青化;共同发展,形成品牌差异化;与时俱进,推进品牌信息化;创新发展,经营品牌专业化;着眼长远,促进品牌社会化;追求卓越,实现品牌国际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工作要点如下:一是注重拓展国内市场,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二是注重创新,提高自主品牌的科技、文化含量和价值水平;三是注重以品牌为中心的产业链建设,提高自主品牌的整体竞争力;四是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自主品牌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五是注重人才和团队建设,提高自主品牌建设的创造力;六是注重品牌战略,提高“四位一体”的品牌管理水平;七是注重形成合力,提高自主品牌发展的生态环境水平。

  以上是《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同时《发展报告》整理收录的其他资料也很丰富,其中《2010-2011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调查报告》,是以参与调查的614户样本企业为基础,通过翔实、全面的数据深入分析而形成的,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在基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性现状。收录的自主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相关政策文件等,对服装家纺行业的自主品牌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这是我国第一本全面反映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概貌的专题性报告。因研究起草时间仓促,收集汇总数据情况还不全面,工作经验不足,《发展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在所难免,期盼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这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发展报告》发布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