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五化”助力智慧养老享幸福

发布时间:2025-10-29 16:44 来源:离退休干部局

一、背景介绍

智能制造和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机会拓展和价值创造等数字红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社会普惠成果。在数字化产业大变革背景下,全社会的养老需求将更加多元化、高品质化,智慧养老服务将迎来巨大机遇。然而,如何助推老年人群体顺利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新时代数字红利,是全社会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深思长计。对于高知群体的大学离退休教职工而言,如何强化其思想认知、拓展数字化运用场景、增强数字化运用能力、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我们推动智慧养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近几年摸索,西北工业大学逐步形成了“强化主线、优化培训、细化运用、实化推广、深化运维”的“五化”智慧养老特色做法。

二、主要做法——“五化”特色

1.强化主线,系统推进。一是加强顶层规划,做好资源统筹。我们将信息化思维贯穿工作全链条,将智慧养老作为为老服务工作主线,并纳入部门重点工作。在制订《西北工业大学敬老爱老服务一张清单》时,将“智慧养老”独立成章,内容涉及手机AI工具培训、老年大学开设智慧助老课程等项目。在举办“敬老集市”时,“智慧助老”单列区域,提供智能金融运用实操、涉老智能化产品宣介展示等服务内容。二是加大经费投入,搭建技术平台。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建立“离退休工作信息系统”,支持经费定期做好技术运维支撑。三是设立信息化工作岗位,安排专人负责离退休信息系统、网站服务、教育培训等智慧助老专项工作。

2.问题导向,优化培训。一是加强调查研究,突出务实高效。每学期通过问卷调研、走访征集等形式了解掌握离退休教职工智能技术需求和运用的“卡点堵点”。同时,学习其他高校和单位在智慧助老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优化服务供给,创新工作路径。二是开展信息化能力培训。借助高校资源,邀请校内相关专业师生和学校信息化部门,面向离退教职工开展涉老智能技术培训,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意识和信息化工作能力。同时,面向离退休老同志举办智能手机、电子金融、智能APP应用等培训活动,通过专业老师讲授、青年学生辅导、技术交流共享等方式,一对一现场答疑指导实践操作,不断拓展离退休教职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3.细化运用,系统推进。一是建立“离退休工作信息系统”。突出“双面向”,面向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共享、精准管理、过程跟进等功能。面向服务对象,提供活动申请、项目报名、建言献策等服务模块。开通“双端口”,通过PC端和手机端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为学校离退休工作实现数据形态及时、精准识别优化、互动模式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协同校内部门,完善智慧校园服务体系。依托后勤部门,结合老同志对送餐上门、入户理发、校园购物、跑腿等生活所需,完善学校“翱翔到家”服务平台,在长安校区试点建设智慧社区。

4.实化推广,骨干示范。加强骨干示范和榜样引领,是在离退休教职工中推广智能技术的有效方法。一是加强骨干培训,突出榜样引领。加强对党支部书记、行政组长、活动队(组)负责人的智能技术培训和实操运用,提升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增强说服力,带动身边人,逐步推广智能技术。二是加强日常运用,拓宽应用场景。引导老同志在文体活动参予、福利申请发放、日常咨询浏览中强化智能技术运用。鼓励党支部、活动队(组)等通过信息共享、线上理论学习答题、个人思想感悟交流等形式提升智能技术运用能力。

5.深化运维,确保安全。在离退休教职工中推广智能技术,守好安全底线是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安全教育防风险。通过专业讲座和反诈小视频,引导离退休教职工了解非法APP的隐蔽性、危害性。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保护,谨防“话术洗脑”。用其他老年人“集资受骗、借款被骗、信贷受损”等反面教材引导广大离退休教职工,增强“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反诈意识。二是织密网络安全防线。通过信息化专职岗,统筹推进智慧助老专项工作的设计运营和安全维护,守牢安全底线。引导离退休教职工使用官方APP,避免从扫码小程序、钓鱼网站、可疑链接等下载。

三、工作成效——四个“进一步”

1.高校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逐步把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科见长的治学办校优势转化为服务离退休教职工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

2.管理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在学校信息化工作统一部署指导下,大胆探索新时期离退休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

3.老同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学校信息化平台的不断完善推动工作流程优化精简,让数据多跑路、老同志处少跑腿,不断增强离退休教职工的幸福感。

4.智慧养老氛围进一步浓郁。智慧助老专人专岗、重点部署、系统推进,让更多离退休教职工充分感受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快捷,智慧养老的校园氛围更加浓郁。

四、经验启示——三个“坚持”

1.加强统筹规划,坚持“应用为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高效协同推进,离退休工作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和老同志特点具体实施,不断探索智慧助老的西工大模式。

2.注重专业培训,坚持“示范带动”。离退休工作部门结合调研和需求加强智能技术培训和应用推广,以离退休教职工骨干为示范力量,带动辐射越来越多的身边人学习跟进。

3.强化安全教育,坚持“底线思维”。离退休工作部门加强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可能出现的敏感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安全教育培训、案列分享等,不断增强老同志防范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个人安全与合法权益。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