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了到2035年的工作目标,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指导。北京理工大学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千人,约占离退休教职工总人数的34%,对管理服务工作的精准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且养老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趋势。虽然高龄老同志空巢、独居的多,但从观念上讲,多数还是倾向于居家养老。近年来,学校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探索创新,通过开拓老同志视野、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引入社会力量搭建供需平台,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支持,助力老同志生活品质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促进观念转变,精准把握需求
观念转变是养老服务提质的重要前提。学校积极借助“远志讲堂”专题讲座、座谈会、自媒体、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离退休教职工宣传养老新理念、新模式。2021年起,持续举办养老知识讲座,如邀请养老领域专家,介绍养老服务发展趋势;举办居家适老安全讲座,讲解家庭呼叫器使用方法;联合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敬老爱老 情暖北理”养老服务咨询活动。
学校每年举办养老服务座谈会,通过调研、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老同志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等方面的需求以及面临的问题,准确把握老同志的所需所困。同时分享成功养老案例,让老同志们直观感受到新型养老模式带来的便利与舒适,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中来。举办的“嘉年华”资源集中展示活动每次参与人数均达300余人,结束后开展满意度调查,超90%老同志对活动内容和组织安排表示满意。
(二)举办养老服务嘉年华,丰富途径选择
为让老同志深入全面直观地认识不同养老服务方式,学校结合调研了解的老同志需求和困难,在充分考察机构资质和口碑基础上,邀请优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医疗保健、健康安宁、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不同单位,到学校进行集中展示。活动现场设置了展示区和咨询台,各单位通过展板、宣传册、实物展示、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服务内容和特色。工作人员与老同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疑问,并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推荐适配的养老服务和产品,方便老同志们一次性获取多方面的养老服务信息。活动后,根据老同志的意愿,分批分类组织到企业参观及试住体验,实地感受不同养老模式的效果。目前已有10余名老同志与居家服务机构签订长期服务协议,有效解决日常生活照料难题。
(三)举办科技养老嘉年华,拓展前沿视野
为推动最新科技成果惠及老同志,搭建前沿科技养老服务企业与老同志的沟通桥梁,学校举办“乐伴AI 智护银龄”科技养老嘉年华,邀请科技养老企业携带最新科技产品来学校开展展示交流互动。活动采用“专题讲座+沉浸体验”双重模式。在专题讲座环节,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帮助老同志了解科技对养老生活的赋能作用。在沉浸体验区,24家参展单位精心布置最新科技产品,供老同志们亲自上手操作、试用,亲身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交流和问卷调查环节,方便老同志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使用感受和改进建议,助力企业优化升级科技产品,其中科技外骨、中医理疗产品和智能康复设备深受老同志欢迎,使用意愿强烈。
三、工作成效
(一)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通过系列活动,老同志深入了解各类养老服务与科技产品,可依据自身实际选择适配的养老方式和产品,个性化、多样化养老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活动为其养老生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帮助。
(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行业发展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离退休服务,为养老服务机构和科技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实践机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企业通过与高知背景老同志们的直接交流,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部分企业还获得技术指导,为产品研发和服务优化提供方向。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反馈,改进了服务流程,增加了服务项目,提高了人员专业素质;科技企业优化升级适老化科技产品,使其操作更便捷、功能更实用。这种供需良性互动,不仅提升了学校离退休服务水平,提高了老年人生活品质,也为养老服务行业的创新进步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创新高校离退休工作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主动创新、多措并举,逐步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学校搭台、社会参与、专业服务”的离退休工作新模式,打破传统高校离退休工作依赖自身力量的局限,充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实现离退休服务的专业化、多元化和精准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高校离退休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经验启示
(一)把握需求转变观念是基础
深入了解离退休教职工需求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老同志养老服务需求,梳理分析后有针对性地引入社会力量,提供精准养老服务和产品,确保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
(二)多方合作形成长效是关键
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会组织凭借广泛资源渠道和专业协调能力,企业依托先进产品和服务,高校提供平台和受众群体。各方明确各方职责和利益,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共同推动离退休服务事业发展。
(三)持续创新协同发展是动力
社会发展进步,科技日新月异,老同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学校离退休工作要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活动形式和合作机制,关注养老服务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及时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满足老同志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离退休工作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