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专家解读:实施规范管理 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5 08:46 来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的重要产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特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通过实施行业规范条件管理,规范行业发展秩序。

一、政策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环保装备制造业的主管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重要引导性政策文件,极大推动了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重大环保装备已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行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200亿元,年平均增速约10%,企业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了推动关键环保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四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制修订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二、规范条件明确行业发展要求

制定发布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遴选规范条件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强化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以来,已经先后制定发布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仪器、固废处理装备等四个环保装备制造业细分领域的规范条件。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主要从企业经营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把控、安全生产规范等方面对企业提出要求。企业经营水平部分要求企业应具备研发、设计、安装调试等能力及相关资质。装备企业应具有固定的生产场所,并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技术创新能力部分要求企业与研发机构、大学、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方面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具备一定比例的专职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稳定且取得足够的专利成果。产品质量把控部分要求具备产品制造所需的生产加工和检测设备,具备对产品性能、可靠性等准确检测的能力,具备检验外协和外购产品质量的条件和制度。安全生产规范部分要求企业应具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证书,如不具备的应对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和产品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三、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管理取得积极成效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制定,规范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了环保装备制造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提升了行业整体水平。

目前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共416家,入围企业整体发展情况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统计,416家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539亿元,企业数量占行业企业总数的2.77%,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6.7%。规范条件企业中污水治理企业数量最多,共194家,占规范条件企业总数的46.6%;大气治理企业单位企业产值最高,达到6.64亿元/家,远超1.05亿元的行业平均水平;固废处理装备企业利润率较高,达到9.02%,超2024年行业平均水平约3.3个百分点;环境监测仪器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到10.5%,是其他三个领域规范条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的1.9倍。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实施,不仅是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更通过“标杆效应”激活整个产业的升级动能。规范条件企业不再依赖“采购通用件+简单组装”的模式,而是对关键核心零部件寿命和性能稳定性提出要求,并深度参与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升级,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共享-联合攻关”等模式,带动上游供应商实现技术升级。对企业而言,达标不是目的,而是以规范为基准,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力、质量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感,对行业而言,规范条件的落地,正推动环保装备从“可用”向“好用、耐用、绿色用”全面升级,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坚实的装备支撑。

(作者: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王亦宁)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