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创新工作概况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作为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主要从事商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是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保留的唯一指定装备我军的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和首批汽车出口基地企业,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型企业和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企业。
近年来,陕汽集团积极实施服务型制造战略,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重卡业务为核心,充分发挥陕汽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撑作用,积极探寻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抢占行业科技制高点。
二、企业创新工作经验总结
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市场驱动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战略引领、资源聚集、协同创新、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方针。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陕西省加快培育汽车支柱产业的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了“从单一产品创新到整体产业链创新,分级管理科技创新活动,建立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高端学术交流、技术人员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园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双赢”的新思路。
建立陕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从单一产品到整体产业链创新,陕汽集团已搭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与技术战略前瞻性研究、应用型技术研究、平台产品开发与应用工程”四维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自主研发,并分阶段合理利用国内外高校、科技院所及其他专业设计公司等外部优势科技资源。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大、长安大学等在内的10多个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
建立科技投入资金保障长效机制。陕汽集团将科技投入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了集团、子公司共同投入的二级经费保障机制,把研发投入强度作为各子公司一把手年度KPI指标进行考核,确保了科技投入逐年增长。
建立灵活、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陕汽集团始终把人才培养摆在科技创新工作的突出位置,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了一支业务过硬、忠诚度高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三、企业创新工作成效与带动示范作用
陕汽集团围绕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近三年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20余项,列入国家及省级重点新产品30余项。荣获国家授权专利600余项,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目前还有2项LNG天然气重型商用车国家标准正在编制中。
陕汽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已连续多年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创造了典型的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和发展的重卡民族品牌之路。作为行业内唯一3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整车生产企业,陕汽集团现已拥有延安、德龙、奥龙、欧舒特、华山、福家等多个自主品牌,“陕汽”牌载货汽车和“汉德”牌汽车车桥总成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陕汽“贴心服务”品牌荣获国内重卡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
|